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亦力把里

亦力把里

西域古城名、国名。《元史·西北地附录》作亦刺八里。《元史·曷思麦里传》作亦八里城。《乌古孙仲端北使记》作益离城。据《明史·西域传》:永乐十六年(1418)察合台后王歪思汗率部落从别失八里西迁,改国号亦力把里。“亦剌”、“亦力”、“益离”即今“伊犁”的同名异译,“把里”、“八里”突厥语“城”之意。察合台汗国东部(东察合台汗国),伊斯兰著作称蒙兀儿斯坦(蒙古人之地),汉文史籍即以其都城名为国名,先后称别失八里和亦力把里。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该国大体上包括今哈密以西的新疆各地,西辖中亚塔什干和帕米尔高原西麓,南抵喀喇昆仑山脉,北包巴尔喀什湖。察合台后裔之间经常内讧。明隆庆四年(1570)拉什德汗死后,其诸子各霸一方,汗国四分五裂。清康熙十七年(1678,一作1680),准噶尔统治者噶尔丹进军南疆,俘虏伊思玛业勒汗,最后结束了察合台后裔在新疆的统治。准噶尔也建廷伊犁。清朝平定准噶尔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伊犁固尔扎(金顶寺)建宁远城。在城东北半里许立有《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碑》和《后勒铭伊犁碑》。光绪十三年(1887),在此设宁远县,民国二年(1913),改名伊宁。亦力把里城遗址当在今新疆伊宁市境内。

猜你喜欢

  • 满四

    见“满俊”(2387页)。

  • 萧惠

    983—1056辽后族、重臣。字伯仁,一作贯宁,管宁。小字脱古思。契丹族。辽太祖淳钦皇后弟※萧阿古只五世孙,圣宗钦爱皇后※萧耨斤弟,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父。史载其性宽厚,自奉俭薄。初以后戚为国舅详稳。

  • 承康

    或作永康。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年号,光子吕绍即位后沿用不改。399年,凡1年。

  • 阿必达

    ?—1736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世居察哈尔地方。姓阿拉克奇特。康熙十五年(1676),以护军随贝子傅喇塔征耿精忠部于温州。十六年,征何祜于泉州,以先登破城,得“巴图鲁”号,授护军校。二十年(168

  • 牛录

    清代八旗组织的基本单位。汉译佐领或佐。系满语音译,意为“大箭”。原为满族先民从事狩猎和军事行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凡行师、出猎,参加者按所属族别或村寨行进,每10人组成一个小集体,是为牛录。每人各出箭1枝

  • 绵皋

    春秋时白狄肥氏酋长。肥氏为春秋时的“子国”,故亦称“肥子”。白狄东迁时,肥氏入居今山西太原以东,建都昔阳(一说在今山西昔阳县境,一说在今河北晋县西北),奉鲜虞氏为盟主。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六月,晋

  • 哲赫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哲赫忍耶”、 “哲合林耶”等,系阿拉伯语“哲赫勒”转声,即“公开”、“高扬”之意。以高声诵记主赞圣的“迪克尔”(赞词),故又称“高念派”或“高赞派”。创教初期,又

  • 长其国

    “侬峒起义”后建立之国号。北宋宝元二年(1039),侬存福建于广源州(治今越南北部高平省),同年被交趾李氏王朝所灭。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

  • 李仁忠

    ?—1148西夏宗室。党项羌族。夏惠宗大臣※李景思子。父死时,年尚幼。及长,通西夏、汉文字,有才思,善歌咏。始任秘书监,后擢礼部郎中。元德二年(1120)十一月,以父从惠宗于木砦救驾有功,晋封濮王。性

  • 吴文彩

    1798—1845清代侗戏创始人。贵州黎平县腊洞人。侗族。自幼启蒙识字,人称“土秀才”。后参加“老人议事会”,成为乡老。因受汉族戏曲影响,立志为侗族人民创立侗戏。30岁以后闭门谢客,潜心钻研侗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