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人参

人参

健身药物名。主要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清代于参山周围各隘口例设卡伦,严缉汉民人等私采。初以八旗满洲兵丁分山刨采,后亦以内府三旗打牲乌喇满洲牲丁、王公府壮丁、勋旧大臣家丁分采。雍正(1723—1735)间,改为招商揽采。乾隆(1736—1795)初,改商办为官营,并实行歇山以养参之法。值采参之年,例由吉林等处将军具奏,官为放票,无论满汉旗民,均准纳银、取保以领票。刨夫于四月由卡伦验票入山,限以粮、驮。八月由官兵押同出山,官局凭印票所写名额,征收一定量官参,其余即归刨夫所有,听商收购。官参入局,严加拣选,解交京师内务府。内务府将积年宫用余参交与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官出售。商参不许私自携入山海关,概由驿站递运至京。吉林参,每斤征税银6两(包括车脚银在内);盛京参第斤输银4两。税毕,听各商户市易。

猜你喜欢

  • 格崩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佩戴的一种头饰。早年为天然竹条简单加工而成的环状器,罩在前额,起到方便劳动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随着纺织业的出现和金属的传入,男子格崩改用布料,即将长条状的布盘在头上,老年尚黑色

  • 清水氐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郡白马氐。原居于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东汉建安(196—220)年间,部落豪帅杨腾(一说杨驹)率众徙于今甘肃西和县至文县一带。两晋南北朝时期,杨氏先后以仇池、葭芦、武兴、

  • 他斗伏

    见“太悉伏”(273页)。

  • 踏?

    渤海舞名。又作踏鎚、踏追。渤海人岁时聚会所跳的一种亦歌亦舞的大型群舞。宋王曾使契丹途经柳河馆(故址在今河北省承德市西北伊逊河西岸红旗屯附近),亲见被辽迁居其地的渤海人作是舞。据《王沂公行程录》记,跳时

  • 僚市

    宋时壮族地区集市。因在僚人聚居地区开市,或以僚货为主进行交易而得名。在邕州晋城县(今邕宁县)附近的石溪口(今石埠)。僚人渠帅岁时在此经商,特别是马匹交易,故又称马会。

  • 迷吾

    ?—87东汉时烧当羌首领。※滇吾子,※东吾之弟。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东吾随父降汉,入居塞内,继续与汉朝对抗。建初二年(公元77年),与众聚兵,叛出塞,拒击金城太守郝崇追兵,战于荔谷,大败官军,斩2

  • 阿只兔

    见“谔勒哲炳鸿台吉”(2129页)。

  • 寸白军

    即“爨僰军”(2590页)。

  • 勤齐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南诏政权掌管赋税的3个官员之一。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北周文皇帝

    见“宇文泰”(8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