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仫佬族

仫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仫佬”或“锦”。古代属※百越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相继被称为西瓯、骆越、僚、伶,明清时开始称木佬、姆佬等,解放后用现名。总人口159328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乡及东门镇等地,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散居在广西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境内。宋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明代推行土流合治,设有永顺副长官司和永顺正长官司。清代改土归流。操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部分兼通壮语或汉语,使用汉文。受道教、佛教影响很深,盛行多神及祖先崇拜,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解放以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存在换工习俗。生产工具分为犁、耙、锄、刮、刀、镰几类,流行以马耕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杂粮。其地煤矿储量丰富,“掘地为炉燃烧白炭”的历史已有500年之久,清初开始官办矿场,工业开采煤硫矿。聚族而居,服色尚青,喜食酸辣食物和糯米饭。文化习俗与壮侗语族民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富于反抗精神,明清时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和斗争,以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剥削。1949年以后废除封建政治经济体系,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1983年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明暗台吉

    见“毛明暗台吉”(361页)。

  • 工技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工匠艺人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有此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三品,属中等司。

  • 符娄

    见“夫余”(223页)。

  • 罚九

    蒙古族古代刑罚。蒙古族自古崇九,把九看作众多而神圣的数字,牲畜又是赖以生存之源,故以科罚九头牲畜作为惩罚犯罪行为的一种计量单位。依罪行之轻重,罚以九或九的数倍牲畜,无畜可罚者,以身充奴。初在民间以习惯

  • 彭添保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土家族。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抚使※彭万潜子。洪武二年(1369),父卒,袭宣抚使职。五年(1372),遣使献夏明玉珍所授之印。六年,于其地置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命为宣慰使,

  • 宣曲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宣曲(今西安市西南)者,称“宣曲胡骑”,与长水胡骑皆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

  • 延昌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夺里本斡鲁朵”(“夺里本”意为“讨平”,“斡鲁朵”意为“宫”)。为辽穆宗※耶律璟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玉古尔

    ①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识略》等作布古尔。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三品阿奇木伯克,隶喀喇沙尔(焉耆)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设巡司。二十八年(1902)置县。即

  • 米拉尕黑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数百年相传不息,影响很大。长诗叙述英雄米拉尕黑与美丽的姑娘麦芝茹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行将结婚时,适逢外敌入侵,米拉尕黑应征入伍,荷戈出征,并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国王以“驸马”高位笼络,

  • 杨奇肱

    即“杨奇鲲”(9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