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吾

伊吾

西域古地名。匈奴称伊吾卢。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遣四将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设宜禾都尉在当地屯田。建初二年(公元77年)罢屯田,复为匈奴所据。永元二年(公元90年)副校尉阎磐再取其地。《后汉书·西域传》亦称其地为伊吾,并指出其位置:“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永建六年(131),设伊吾司马,恢复屯田。三国时期《魏略·西戎传》记载:伊吾山中有九色石。北魏泰常八年(423)晋昌太守唐契西奔伊吾,为伊吾王20年,后降于魏。汉代旧伊吾城至隋代尚存,是当时西域门户之一。唐李贤注《后汉书·窦固传》云:汉伊吾即唐伊州纳职县伊吾故小城。其地在今新疆哈密四堡。隋大业四年(608),大将薛世雄在汉旧伊吾城东筑新伊吾城。六年(610),设伊吾郡。唐贞观四年(630),于其地设西伊州;六年,改名伊州。下辖伊吾(与伊州同治)、柔远、纳职3县。隋、唐伊吾郡、伊州及伊吾县均位于今新疆哈密。

猜你喜欢

  • 纳楼茶甸长官司

    彝族土司。归属临安府,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个旧沿红河北岸地。本元明时纳楼千户。洪武十五年(1382)置,治所在今建水南官厅。十七年,以土官普沙(彝族)为副长官。其地东至墨江交趾界600里,

  • 耶律重元

    ?—1063辽皇子。名又作宗元。小字孛吉只。契丹族。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辽兴宗※耶律宗真大弟,辽道宗※耶律弘基叔。史载其材勇绝人,眉目秀明,寡言笑,人望而畏。圣宗时,太平三年(1023)十二月,封

  • 大学习巷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称西大寺。寺址在西安新兴坊,今名大学习巷。据明嘉靖年间?(1522—1566)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中统四年(1263),名“清净寺”。永乐十一年(1413),由※郑和重修。寺

  • 宝伊钱局

    清代新疆伊犁钱币铸造机构。乾隆四十年(1775)设置。位于惠远城西街。由抚民同知管理。有炉2座。以乌什、喀什噶尔(今喀什)、喀喇沙尔(今焉耆)等处铜3900斤,本地产铜6000余斤、铅4200余斤、点

  • 马文升

    1426—1510明朝大臣。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友松道人。再号三峰居士,回族。河南钧州(今禹县)人。幼聪慧好学。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曾先后巡抚山

  • 张秀眉

    约1822—1872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台拱厅(今台江)仰冈寨人。苗族。家贫苦,靠当雇工为生。咸丰(1851—1861)初,遭灾荒,粮食歉收,官府限以白银抵交军粮,苗民无力交纳,至以掘祖坟

  • 拉卜楞寺规

    清代拉卜楞僧伽应遵守之规章。咸丰四年(1854),鉴于该寺清规戒律逐渐废弛,由该寺第四十七任堪布吉美丹巴尼玛加以整顿所订。章程规定:凡入寺僧伽,严禁邪恶、饮酒和偷盗;无特许,妇女不得入寺内;僧伽内部禁

  • 岱森保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库雅拉阔绰里氏。以拜唐阿从征缅甸、金川,授蓝翎侍卫,赐号“巴图鲁”。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图形紫光阁,列后五十功臣。四十四年(1779),以护军参领从征

  • 唐对吐谷浑之战

    唐贞观初年,吐谷浑时扰河西,唐朝为扫除中西陆路交通之障碍,经营西域,于贞观八年(634),以吐谷浑寇凉州,拘禁唐使赵德楷为由,太宗亲下《讨吐谷浑诏》。翌年,唐将李靖统军从鄯州进击,破吐谷浑。继分兵两道

  • 曹议金

    ?—935五代时河西军事首领。后梁贞明六年(920),以权知归义军留后接任瓜、沙地方※曹仁贵政权。同光二年(924),被后唐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西和于阗,东结回鹘,与甘州回鹘顺化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