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

俺答汗

1508—1582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作阿勒坦汗,汉籍又译作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尊称索多汗、格根汗。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领土默特万户(十二土默特),初被驻牧于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北地区,后入居水草丰盛的丰州滩(今土默川)。自少年时代起,即助其兄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率领右翼诸部东征西讨,扩张右翼势力。嘉靖三年至二十三年(1524—1544),6次出征兀良哈万户,将该部征服并分解,因功由卜赤汗授予“索多汗”称号。嘉靖十一年(1532)和十三年,两入西海(青海),大败亦不剌和卜儿孩。十二年,率兵援助明大同兵变,将逃亡的大批变兵带回蒙古。二十年(1541),吉囊卒后,控制右翼诸部,与左翼分庭抗礼,迫使察哈尔部大汗打来孙东迁。又西征瓦剌,进至漠北和林等地。同期,屡遣使于明,要求通贡互市,遭拒绝。二十九年(1550),因使者被明方无理杀害,率兵攻至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迫明朝于次年开放宣府、大同马市。不久,因明朝未满足其扩大贸易范围之要求,双方复起冲突而闭市。隆庆四年(1570),因孙把汉那吉降明,率兵至大同索孙。经谈判,以亡入土默特的汉人赵全等换取把汉那吉。翌年,与明朝达成封贡互市协议,史称“隆庆封贡”。被明封为顺义王,并在大同、张家口、宁夏、甘肃等地开设11处马市。万历元年(1573),再次率兵进入西海,进至安木多、喀木(在今西藏东部)等地,深入藏族地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发生关系。三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由明廷命名为归化。六年(1578),在青海建仰华寺,并亲临该地迎接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召开盛大法会,正式入教。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同时,被达赖喇嘛称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保证黄教在蒙古传播的法令和戒律。八年,在库库河屯建立漠南第一座黄教寺院,由明廷命名为弘慈寺。九年十二月(1582年1月)去世。十三年(1585),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亲诣归化,为其举行火化仪式。生前,奖励农耕,发展牧业、手工业,广泛吸收汉、藏文化,发展蒙古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和军事技术,促进蒙古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蒙、藏、汉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特殊贡献。

猜你喜欢

  • 海兰

    1622—1655清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之孙,镇国公韩岱长子。顺治二年(1645),封奉恩将军。六年(1649),封三等辅国将军。八年,晋封辅国公。十二年二月卒,谥悫厚。

  • 河桥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的一次战役。河桥,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晋泰始(265—274)末,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称河桥。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

  • 火把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境。永乐七年十二月(1410、1),其首领南剌约思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九年(1411),再入朝。洪熙元年(1425),其族国师班丹星吉率22人来朝贡马

  • 初波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富裕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富裕农户、个别山主(即地主)。约占总农户的2%。大多为家族长、村寨头人、蓄奴户、乡保长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均占有较多的耕地、牲畜、农具和粮食,有

  • 携壶

    见“穿带壶”(1760页)。

  • 麻龙州

    元代旧州名。乌蛮蒙次次之裔普恐由东川迁至苗卧龙(棹罗能),其孙阿麻内附。名其城曰麻龙。元至元五年(1268),为建蒂所并。十二年(1275)隶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属会川路。十七年(1280),改

  • 厥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诏传》谓:“厥爽主工作”,即掌管建筑和修造事宜,与中央王朝的工部相类。主官由军政委员※清平官、※酋望、大军

  • 合儿班答

    1281—1316伊儿汗国第八代汗。又译合而班答。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儿浑汗第三子,※合赞汗弟。原受命镇守呼罗珊封地。成宗大德八年(1304),合赞汗死,遵遗命嗣位,号完者都汗(意为“有幸运之汗”)。

  • 买述丁

    元朝官员。回回人。祖籍中亚不花剌(今布哈拉)。曾祖马哈麻随蒙古军东迁,后居大都(今北京)。撒的迷失子。初充侍卫。武宗至大(1307—1311)年间,任尚服院长史,历迁利用监大使、京畿运粮提举,河间运判

  • 兀鲁兀惕

    即“兀鲁兀”(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