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儿思阔

八儿思阔

西域古地名。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宣徽院使贾公神道碑》。《明宪宗实录》作巴儿思渴、把思阔。《边政考》作把儿思阔。清雍正九年(1731),筑巴尔库勒城,设安西厅,隶甘肃布政司,以安西同知驻其地。“巴尔库勒”,维吾尔语“有湖”之意,以巴尔库勒湖得名,后音转为巴里坤。乾隆三十八年(1773),升镇西府。咸丰五年(1855),降为镇西厅。光绪十二年(1886),改属新疆省。民国二年(1913),改为镇西县。1953年改巴里坤县。1954年9月30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改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猜你喜欢

  • 扎什敦布

    见“扎什城衙门”(194页)。

  • 者列帖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者帖列山卫作绰拉题卫或绰拉题山卫。

  • 乌赤

    即“倭赤”(1888页)。

  • 土人

    ①土族史称。见于元末明初。“土”并非“土著”之意,而指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②土族他称。汉、回等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 建初

    ①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始祖景帝李特年号。303—304年,凡2年。一说始于301年,凡4年。另说始于302年,凡3年。 ②后秦太祖武昭帝姚苌年号。386—394年,凡9年。

  • 振国

    即“震国”(2490页)。

  • 敌烈得

    见“敌烈部”(1882页)。

  • 拉巴

    藏语音译,意为“雇工”。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的一个社会阶层。来源于破产或因差重逃亡的※差巴(支差的人),或由※科巴(意为“需要的人,有属民之意)中分离出来者,以及国民党政府组织挖金结束后留下的人

  • 马当来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孟连海东一带佤族村寨共同耕作的土地。当地佤族随着铁刀、铁锄的广泛使用,大部分土地已作为份地分给各家长期占有,并以树桩或立石为界,但迄至解放前夕依然保留有若干由全村共同耕种的土地,每

  • 大钞

    金代大面额的纸钞。分1贯、2贯、3贯、5贯和10贯5种面额。不足一贯者称小钞。详见“交钞”(8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