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部大夫

八部大夫

北魏初期官名。天兴元年(398)八月,北魏正封畿,制定京邑,“东至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东北),西及善无(今山西右玉县东南),南极阴馆(今山西阴县西南),北尽参合(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十二月,置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以拟八座,谓之八国”,是从“鲜卑八国”的八部大人演变而来。类似汉魏的尚书八座(东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为八座,曹魏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由宗室八部子孙担任。在王畿内参理朝政,“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殿最”,为文秩。至明元帝拓跋嗣神瑞元年(414),置※八大人官,遂废。

猜你喜欢

  • 柳城

    ①古地名。故址在今辽宁朝阳市区。西汉时为辽西郡柳城县县治所在,故名。东汉时,先后为乌桓、鲜卑族所据。东晋时,鲜卑慕容皝以此为“福德”之地,在原基址上筑城,建宫室,改称※龙城,又曰和龙城(因新建宫室名和

  • 舔咸鹿

    见“舐碱鹿”(1883页)。

  • 塔兰奇

    又译塔喇沁、塔里雅沁。意谓“种地人”。一说源于突厥语,一说为托忒语。主要指为准噶尔封建主种地之维吾尔族农民。多来源于俘虏,也有部分是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在位时,被迫从南疆徙入者。尤以叶尔羌(今莎车

  • 韩杰殷

    清朝将领。朝鲜族。韩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参将韩义之子。初授一等侍卫,累迁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康熙十一年(1672),迁护军统领。十四年(1675),从内大臣佟国纲率师驻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备御察哈尔

  • 强巴都丹

    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商卓特巴,为其师萨玛第巴克什立传。五十六年(1791),授札萨克喇嘛印,经达赖喇嘛提名,被任命为噶伦,陪同清廷官员查抄羊八井沙玛尔巴红帽派寺院。五十

  • 西陲今略

    见“秦边纪略”(1798页)。

  • 打里频你

    见“合不频尼”(835页)。

  • 括里

    金代海陵王末年起义领袖。名又记作瓜里。契丹族。初为咸平府谋克。正隆六年(1161),西北路招讨司译史撒八举行起义,山后四群牧起兵响应,他率部自山后逃归,被咸平府少尹完颜余里野疑为参与起义,家属被捕,被

  • 辽阳府

    见“东京”(507页)。

  • 宣统崖州志

    书名。清钟元棣修,张隽、邢定纶纂。成书于宣统年间(1909—1911),民国三年(1914)铅印本。共22卷,门类设置仿《琼州府志》,依次辑录舆地、建置、经政、海防、黎防、职官、选举、宦绩、人物、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