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万泥
十六国时期北燕将领。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北燕创建者※冯跋从兄(一作从弟)。初附后燕,慕容熙即位后,为政暴虐,遂与冯跋等二十二人谋,潜入龙城(今辽宁朝阳),于建始元年(407)起兵杀熙,拥高云为主,任尚书令。次年,为幽冀二州牧,镇肥如(治今河北卢龙县北)。北燕太平元年(409),跋即位后,封骠骑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广川公。自以宗亲,对北燕建国有大功,当入为公辅,未如愿,怀怨。次年,奔白狼,与侄上谷公冯乳陈举兵反燕,遭跋弟冯弘讨,夜袭弘营,中伏,兵败归降,被杀。
十六国时期北燕将领。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一说出于鲜卑。北燕创建者※冯跋从兄(一作从弟)。初附后燕,慕容熙即位后,为政暴虐,遂与冯跋等二十二人谋,潜入龙城(今辽宁朝阳),于建始元年(407)起兵杀熙,拥高云为主,任尚书令。次年,为幽冀二州牧,镇肥如(治今河北卢龙县北)。北燕太平元年(409),跋即位后,封骠骑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广川公。自以宗亲,对北燕建国有大功,当入为公辅,未如愿,怀怨。次年,奔白狼,与侄上谷公冯乳陈举兵反燕,遭跋弟冯弘讨,夜袭弘营,中伏,兵败归降,被杀。
地名。亦称平南、配拿木、巴囊、巴朗、白拉、白浪木、巴纳木宗等。相传13世纪西藏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纳朗·多吉敦炯两人曾同在此地念经,后取二人姓名之首,合称“白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中
宋末元初云南元江“罗槃甸”主。哈尼族。元至元十二年(1275)冬,元军进军哈尼族首领统治中心罗槃城(元江),率众坚守城垣抵抗,并屡拒元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招抚。后赛典赤率军亲临城下,迫于形势,“乃举
彝语音译。即姓阿卓的土司。解放前,四川凉山雷波西部地区彝族土司。其先世于元代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赐姓杨。管辖今雷波西部、美姑南部、昭觉东部等地,原驻美姑哈古以达,后因遭诺伙恩扎家攻击,被
?—1258元朝将领。又译叶了干。蒙古札剌儿氏。成吉思汗宿卫拔彻之子。太宗年间(1229—1241),父战死后,袭职,任火儿赤(佩箭侍卫)、博儿赤(司膳),事太宗子岳里吉为卫士长。七年(1235),从
?—1146金宗室、大将。亦作阿卢补、阿鲁补。女真族。完颜氏。系出金景祖乌古迺。屡从征战,灭辽伐宋皆有功。天会九年(1131),从完颜宗辅经略陕西,任左翼都统,与右翼都统完颜宗弼抚定巩、洮、河、西宁、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乌兰不浪土城梁村。北魏置分南北两城,南城东西长约130米,南北仅90余米,北墙略向内凹,城墙残高约3米,南墙正中开门。北城南北约400米,东西约300余米,西北墙已塌毁。
参见“正道周报”(480页)。
见“乞伏国仁”(124页)。
见“缚喝”(2416页)。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