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出旗为民

出旗为民

清代八旗汉军人等放弃旗籍编入民籍(或绿营)的称谓。与满、蒙官兵出旗外任民职或析入绿营为官充兵者不同。乾隆时,主要为解决满洲旗人生计而提倡此法,先京师而后风行全国各驻防地。其规定大致如下:(1)从乾隆七年(1742)起,颁发各项有关政令。是年定:除“从龙入关”旧勋臣子孙外,其他听任出旗;二十七年(1762)续定:勋旧子孙中愿出旗者亦听之。(2)八年(1743)定:汉军官员中微末者,准令出旗。(3)二十一年(1756)定:王公府包衣佐领(即内佐领)内旧汉人、旗鼓佐领汉人、内管领下※辛者库汉人,俱准令出旗。(4)同年又定: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另记档案人、※开户人等,俱令出旗。因开户人出身“卑贱”,又规定不准拨入绿营。在此政策的影响下,许多汉军旗人变成民人。驻防汉军除广州一处尚留半数外,其余尽数出旗为民,或转入绿营为官为兵。

猜你喜欢

  • 博如

    赫哲族旧时帽子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桦皮帽。因以桦树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尖顶大檐,与斗笠相似,上绘有各种花纹和云卷。夏季戴之既遮阳光,又能蔽雨。

  • 银术可

    见“完颜永蹈”(1151页)。

  • 杭霍卓

    ?—1800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汗。一译汗霍加。原为西部哈萨克(奇齐克玉兹)苏勒坦(苏坦)巴喇克子。20岁时,以父病逝,随母改嫁右部苏勒坦※阿布勒比斯。被阿布勒比斯育为己子。乾隆四十八年(178

  • 旧国

    渤海国最初王城(即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的别称。有说指天宝年间(742—756)迁都之中京显州(州治为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唐圣历元年(698),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今长白山北麓、牡丹江上游一带建

  • 零昌

    ?—117东汉时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之子。永初元年(107),随父参加西羌起义。次年,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率诸羌进攻东汉。元年(112),父死,即天子位,居丁奚城(宁夏灵武)。以年幼,族人狼莫为其计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一世

    约1695—1763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祖父喇嘛扎布,虔信佛教,曾去西藏觐见班禅额尔德尼,归来时,适值此孙出生,为之起名罗布桑嘉措。7岁从伊克昭盟一禅师为徒。学越2年

  • 奈曼道尔济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四世”(643页)。

  • 郭锡

    见“火筛”(392页)。

  • 玩斋集

    书名。元贡师泰(1298—1362)撰。10卷,拾遗1卷。作者宣城(今属安徽)人,字泰甫,号玩斋。少承其父贡奎家学,又从吴澄受业,复与虞集、揭傒斯等同游。文章具有源本。累官监察御史,吏部、兵部侍郎,礼

  • 隘寮

    清代在台湾近山险处设置的“防番”机构。接近台湾内山耕民(包括汉人和称作“熟番”的高山族人村寨)常遭“生番”(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人)外出滋扰,为保护生命、田园及牛只,相继建置关隘防范,往往设于山脚险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