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
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父三杰,研究伊斯兰教义,著《清真教说》并校订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智继承父业,攻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并钻研阿拉伯文、波斯文、伊斯兰教经典、古籍及西方书籍。赴鲁、豫、冀、湘、鄂、陕、甘等地访求遗经。后定居南京,从事著译。著译较多,流传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五功释义》、《天方字母解义》等。晚年著《天方至圣实录》一书,博采天方群籍,胪列穆罕默德生平事迹。卒,葬聚宝门外花圣庙附近,近雨花台。
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父三杰,研究伊斯兰教义,著《清真教说》并校订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智继承父业,攻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并钻研阿拉伯文、波斯文、伊斯兰教经典、古籍及西方书籍。赴鲁、豫、冀、湘、鄂、陕、甘等地访求遗经。后定居南京,从事著译。著译较多,流传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五功释义》、《天方字母解义》等。晚年著《天方至圣实录》一书,博采天方群籍,胪列穆罕默德生平事迹。卒,葬聚宝门外花圣庙附近,近雨花台。
书名。清满洲镶黄旗萨迎阿任伊犁将军时部分奏折集。4卷。共收奏疏80篇。内容涉及道光末年新疆政治、经济、边务等事。叙事始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月四日,止于同年七月五日。是研究当时新疆社会状况的重要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土里、花腰。原为乌蛮族系古老的一支,称罗婺、罗午、老兀、鲁兀、老吾等。其居地亦称罗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石屏、云龙、武定、双柏、易门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即“意侯奢”(2384页)。
见“安抚使”(908页)。
参见“占布拉”(548页)。
见“挞马”(1619页)。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皇统二年(1142),已废伪齐皇帝刘豫由蜀王改封;皇统初尚书右丞相萧仲功受封;天德二年(1150),刘彦宗次子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刘筈进封;正隆元年(1156),张通古以司徒致仕,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年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尔哈卫,并说清代有布尔哈渡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西30里老城)西120里。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自曰收札沙剌,华言五护陀罗尼经也。”举行法事时诵此经文,以祈愿对自身、喇嘛、父、母,朋友五方求得佑护。
清代阿尔泰乌梁海宰桑。初隶准噶尔部。乾隆十九年(1754),归附清朝,授总管。次年,率兵赴额尔齐斯河招降包沁鄂拓克宰桑,授副都统,予总管赤伦副都统衔。后受命招抚乌梁海人众,编赤伦及其辖众为7佐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