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刚察部落

刚察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内。东接海晏达如玉千户部落,南临青海湖,西连天峻县汪什代海千户部落,北至祁连县之默勒河、野牛沟。为游牧部落,逐水草,居帐幕。“刚察”藏语,意为“骨髓”。原住牧黄河以南达日尕云地方(今贵德县),自清雍正(1723—1735)年间罗卜藏丹津反清后,乘青海蒙古势衰之机,渡黄河北上,抢掠蒙古牲畜和牧地,曾与蒙古察罕诺门汗旗发生武装冲突,完得太等12名头人被西宁办事大臣诱杀。后尼贡巴寺喇嘛拉夫炭还俗归族,任首领,继续率部北迁。至道光三年(1823),陕甘总督长龄驱杀其已渡至河北散居于玛积雪山一带的部众,西宁办事大臣那彦成以“清汉奸、断粮茶”迫使余众返回黄河南,编定户口、限供粮茶。后该族仍渡河北迁,势愈甚,遍及青海湖,形成环海八族。咸丰六年(1856),清均分地界,赏千户、百户官职,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喇嘛拉夫炭被封为该部总千户,赐花翎顶戴蟒袍及千户官印。为该部第一代千户。后因护送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又赐以铜印,部务由总千户喇嘛拉夫炭和千户业布腾共管。为“环海八族”之一,内部又分若干小部落,百户协理各该小部事务。

猜你喜欢

  •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

  • 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

    清代著名蒙医。锡林郭勒盟东苏尼特旗人。20世纪初,以藏文著《观音之喜》(藏文名《佟瓦嘎吉德》),全书194页,主要介绍诊断知识,兼论单味药的性能及临床各科疾病常用的验方。1974年译成蒙文出版,书名《

  • 关市

    汉与匈奴在边地的互市。始于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汉高帝九年(前198),遣刘敬奉宗室女妻单于,结和亲后,即通市。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因战事一度中断。景帝五年(前152),复市。

  • 丘豆伐可汗

    一作“豆代可汗”,即“社仑”(1171页)。

  • 马大恩

    清代刻书家。字惠泽,号云峰。四川成都人。回族。童年肄经,服膺伊斯兰教义。倾倒于王岱舆、刘智等人之著作,博览群经。年长,即以“广布其教”为志,历览伊斯兰教经籍注释名书,悉付剞劂。道光二年(1822)冬,

  • 瑚尔喀河

    见“忽汗河”(1487页)。

  • 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续纂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前后有五部。一为嘉庆十七年(1812)敕撰,十九年(1814)殿刻;满汉合璧,分48卷,48册。二为道光十六年(1836)敕撰,十九年(1839)殿刻;满汉合璧,7

  • 温庄长公主

    1625—1663清公主。名马喀塔。满族。爱新觉罗氏。太宗※皇太极次女,孝端文皇后生。初封固伦公主。天聪十年(1636)正月,下嫁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顺治十三年(1656),进固

  • 背八字

    参见“取鸾书”(1329页)。

  • 拱宸城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一。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于和尔郭斯。驻绿营汉军屯镇参将、守备,设巡司一员。同治十年(1871)沙俄入侵伊犁后被毁。位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称老霍城(霍尔果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