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罕和卓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封建主内讧,与弟尤素甫和卓谋自立,为达瓦齐所怨。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奉命招抚南疆,遣兵与布拉呢敦战于乌什,兵败,退守喀什噶尔(今喀什)。后因部众哗变,走叶尔羌。复败,被擒杀。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又译札干和卓。原名雅库布。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黑山派首领※达尼雅尔和卓长子。雍正八年(1730)左右,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授为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封建主内讧,与弟尤素甫和卓谋自立,为达瓦齐所怨。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奉命招抚南疆,遣兵与布拉呢敦战于乌什,兵败,退守喀什噶尔(今喀什)。后因部众哗变,走叶尔羌。复败,被擒杀。
见“移剌阿里合”(2069页)。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亦作卜失兔,又称舍剌克炭台吉,蒙文史籍作博硕克图,与鄂尔多斯济农博硕克图(卜失兔)同名。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五代孙,※晁兔台吉长子。初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委兀儿趁一带,距明塞7
见“失里绵卫”①(591页)、“失里木卫”(591页)。
?—143东汉时南匈奴王。原封左部句龙王。顺帝永和五年(140),与句龙王车纽举兵反汉,率3千骑攻西河(治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招诱右贤王,合兵七八千,围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杀朔方、代郡长吏
清朝大臣。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雍正九年(1731)二月,受命赴藏办事。六月,与苗寿、杨大立领川兵1500名驻防腾格哩诺尔。十年,升正蓝旗蒙古都统,九月,改镶黄旗满洲都统,仍留藏。十一年,奉旨于色拉寺、大
见“炒花”(1502页)。
唐※“西山八国”诸羌之一。在今四川西北部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中下游的理县及黑水河上游黑水县一带。与※哥邻羌相邻,居民交错而居,关系密切。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夏,西秦乞伏炽磐遣镇南将军吉毗率步骑万人,南
?—359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悉勿祁。※刘务桓之子。兄弟12人俱依附代王拓跋什翼犍。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铁弗匈奴首领、叔刘阏陋头以部众离叛,惧而东走后,遂尽有其众,自立。被代王遣归本部。三
撒拉语音译,意为“亲家之言”或“婚礼赞词”。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撒拉族传统婚俗。姑娘出嫁至男家时,由女方一位送亲的长辈或由女方邀请一位民间艺人,在宴席前述说嘱托词和礼赞词,以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祝贺
见“舍利”(14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