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勿吉

勿吉

东北古代民族名。来源于挹娄(一说其与肃慎、挹娄为同时并存的部落)。名为“窝集”转音异译,满语意为“森林”或“深山老林”。活动区域史记其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实际前后期略有不同:前期与挹娄同;中期以后东临今日本海,西界小兴安岭南端、黑龙江肇州县一带、吉林省长春市附近,南至牡丹岭,北达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并存”说认为只在今哈尔滨市南的拉林河流域)。北魏延光(471—476)中,首次以新名遣使至和龙(今辽宁朝阳)向拓跋魏纳贡。除正光年间(520—525)因中原乱起,一度与中原王朝联系中断外,迄南北朝末,或间岁一贡,或一岁数至。其中北魏太和七年(483)来中原纳贡人数多达500百余人,贡马500百余匹。常向外扩张和掠夺近邻:在与拓跋魏通贡前,南侵高句丽,破其“十落”;太和十七年(493),逐西南方的夫余族残部,占据今长春市一带松花江上游地区;又经常掠夺豆莫娄等小国,“诸国患之”。狩猎业尚存在,使用施毒药的石镞猎取野兽。农业已采用“偶耕”耕作法,种植粟、麦、穄;饲养猪、马。能造手推车,会用米酿酒,“饮能致醉”。社会还处在“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的阶段。南北朝末出现靺鞨称号,其名逐渐消失。一般认为,勿吉与靺鞨实为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同音异译,也有人说靺鞨是由貊貉转音,与其原非一族系,后为一族系。

猜你喜欢

  • 边事汇钞

    亦名《历代边事汇钞》。书名。清末朱克敬编撰。12卷。光绪(1875—1908)初年成书。作者以行医为业,目击清末外患频仍,边事日急,欲以历史为鉴,暇时系统采辑历代中外交涉及有关边陲的史事,汇为此编。内

  • 蛮方

    古族名。西周至战国时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荆蛮、蛮荆或南蛮。其地域包括今湖北清江流域、湖南沅江、澧水流域、洞庭湖西北部以及黔、桂、赣与相邻的地区。唐、虞、夏之际,其民属九黎之三苗部

  • 军须扉

    ?—前93?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嫡孙。官号岑陬。父早逝,嗣立为太子。叔父大禄自恃雄强善将,以不得代太子位,怀怨,结众欲攻之,其祖父遂以万众与之,令别居。自是,乌孙国分为三,与猎骄靡、大禄各领万

  • 耶律留哥

    1165—1220金末结蒙反金自立之将领。契丹族。金代为北边千户。蒙古兴起,金卫绍王为防备契丹人叛金投蒙,令两户女真人夹居一户契丹人,引起不满。崇庆元年(1212),在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

  • 打糕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是朝鲜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客祭祀等必备之珍馔。制法;先将糯米洗净泡发后,放在笼屉内蒸熟,取出倒在木槽或木臼里,用木槌打成糕团。在打制过程中,要不时将木槌蘸水,以免

  • 大斡耳朵

    “斡耳朵”意为“宫帐”、“帐殿”。指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之第一宫帐。设于曲雕阿兰(位于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温都尔汗西南)。居光献翼圣皇后孛儿台等八后妃。太宗、宪宗、泰定帝即位大典在此举行。《元朝

  • 郭离

    见“郭不离”(1903页)。

  • 辟奚

    即“碎奚”(2351页)。

  • 萧惟信

    辽道宗朝大臣。字耶宁。契丹族。楮特部人。南府宰相萧高八子。性沉毅,笃学善辨。兴宗时入仕,累迁左中丞。重熙十五年(1046),任兴宗长子燕赵国王耶律弘基(道宗)傅,辅导以礼。十七年(1048),迁北院枢

  • 粤右疏稿

    书名。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过程中的奏章汇编。1卷。内收21篇。明吴文华(字子彬,福建连江人,汉族)撰。为万历三年(1575)作者以右副都御史衔巡抚广西时,偕总督凌云翼前往河池、咘咳(今属南丹)、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