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室韦

北室韦

唐代以前室韦五部之一。北齐时(一说隋代)室韦分为五部,是为其一。因地处南室韦北而得名。内又分为九部落(后人有以《太平寰宇记》载的九部落名当之,不确)。《北史》等称其“绕吐纥山而居”,史界对吐纥山的比定纷纭,今所在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分散在嫩江上游、小兴安岭及爱辉、呼玛县一带(也有说包括前苏联结雅河下游流域),一说在嫩江支流诺敏河南,或说在今黑龙江省嫩江、讷河、呼玛县等地,旧有说在外兴安岭以北。在室韦诸部中,与中原王朝关系最密切,屡朝献。地多獐鹿、狐貂,以狩猎为生,辅以捕鱼。已知“骑木(滑雪板)而行”。冬住土穴。以兽皮为衣,帽以狐貂皮为之。其渠帅号“乞引莫贺咄”,每部有“莫何弗”三人以副之。唐代的岭西、大如者、小如者、讷北、骆驼等部均出于此部。参见“室韦”(1748页)。

猜你喜欢

  • 阇里辉

    即“阇鄽”(2105页)。

  • 萨哈廉

    见“萨哈璘”(2007页)。

  • 伯固

    89—180高句骊国第八世王。固,一作“句”。太祖大王※宫之季弟。兄次大王遂成无道,恐祸及己,逃居山谷。汉延熹八年(165),次大王被杀,群臣迎立为王,时年77岁(《后汉书》等记其继位在汉阳嘉元年,即

  • 大化总归

    伊斯兰教译著。清末伊斯兰学者马复初口述,弟子马开科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分上、下两卷。书名乃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甫苏思》的意译。为《四典会要》之续篇。“大化”取意真主化育万物,化生万物

  • 大藏经

    我国佛学典籍译著大丛书的总称。现称中华大藏经。简称藏经。有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本,主要为汉文、藏文本两种。汉文大藏经为经部、律部、论部三藏,公元6世纪前期南梁时始行编译,隋代以前称一切经,

  • 豁你赤

    见“火你赤”。(393页)

  • 佛林卫

    见“弗力卫”(670页)。

  • 契丹后族姓氏。契丹遥辇氏联盟时期与遥辇八部通婚的审密部乙室己、拔里二族,在辽朝建立后,因阿保机敬慕汉高祖刘邦,以国姓耶律氏兼姓刘氏,后族的此二族比萧相国,遂以萧为氏。与契丹皇室通婚的其他部族,依此原由

  • 威州龙蒲暴动

    羌民反清斗争。顺治十二年(1655),威州附近龙溪、蒲溪等寨羌民配合张献忠起义军余部举行暴动,“攻城掘冢,势甚猖獗。”四川总督李国英令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镇总兵王道明等,分六路出兵,将暴动镇压

  • 匹絜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契丹传》,《辽史》沿袭之,然他载有异,该书“显祖纪”与“勿吉传”即将此部与※“黎”部合记为一※“匹黎尔”部,《册府元龟》与《通典》记为“匹黎”。据契丹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