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格达沁古城

博格达沁古城

位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18公里一草滩中,地名博格达沁。城周约3公里,城基犹存,高约2—3米,为土坯砌筑。城中有古房遗址,为夯筑。城周有大型汉、唐墓葬,出土汉铜镜、包金铁剑、金质龙纹带扣、陶器等。从遗物和城墙建筑看,显为唐代焉耆镇屯戍遗址。一说为古焉耆国都员渠城遗址。

猜你喜欢

  • 乌苏米施可汗

    ?—744唐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左厢(左杀)判阙特勤之子。唐天宝元年(742),骨咄禄叶护被拔悉密阿史那施等攻杀后,被突厥余众拥立为可汗,以子葛腊哆为西杀。拒唐玄宗使尹招倩劝诱,拒绝内附。后惧唐朔

  • 老哈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老合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女真野人首领阿路秃等各十五人来朝,置卫,与塔速儿河七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在该卫下注说老哈河,即辽时土河,源出喀喇沁右翼以南

  • 四郎城古城遗址

    金桓州遗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黄旗大营子北4公里,上都河北岸。金代建立。因在乌桓游牧故地,故命名桓州。城为方形,东西长1052.5米,南北宽1136.8米。城墙周围有向外凸出的马面。是金代设治的

  • 奥老黑

    犴皮套裤,参见“阿拉木什”(1225页)。

  • 处木昆律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触木昆。居碎叶川(今楚河)东,设啜统辖,称处木昆律啜。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走,据有乙毗咄陆可汗故地后,遂归附贺鲁。显庆元年(656),随阿史那贺鲁(泥

  • 索琳

    ?—1780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完颜氏。热河副都统那苏泰子。乾隆元年(1736),由荫生以主事用,签掣兵部。历任员外郎、郎中等职。二十五年(1760),官山西按察使,任内改革审理程序,请准归化城

  • 段正兴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十七世国王。又名段义长(一作段易长)。白族。大理人。※段正严(段和誉)子。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因诸兄弟内争、诸属部反抗,父禅位为僧,遂继王位。翌年改元永贞,以高明量

  • 费扬武

    ?—1647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纳喇氏。崇德七年(1642),以参领随饶余郡王阿巴泰征明,过燕京(今北京),趋山东,先后败明总督范志完、总兵吴三桂军,叙功予云骑尉世职,管佐领事。顺治元年(1644

  • 奇塔特彻尔贝

    ?—1664清初将领。蒙古族。哈尔图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率400户退守哈屯河,应后金使招,投后金,隶蒙古正蓝旗

  • 那文毅公奏议

    书名。清那彦成撰。子容安辑。80卷。该书是作者任西宁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直隶总督、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时的奏疏汇编。奏议始于嘉庆四年(1799),止于道光十一年(1831)。书中对张格尔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