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吉尼玛

却吉尼玛

1883—1937

即九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达布准巴(今隆子县境)。被扎什伦布寺寻访为八世班禅转世灵童,经光绪帝批准,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在布达拉宫(一说在大昭寺释迦佛前)举行金瓶掣签,认定为九世班禅,由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为其剃度,赐名“土丹却吉尼玛”。十八年(1892),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从第穆呼图克图受沙弥戒,升大宝法座。二十八年(1902),从十三世达赖授比丘戒。三十年(1904),英军入侵拉萨,达赖避走蒙古,他兼管前藏政教。三十一年,被英太子乔治胁迫赴印度。以“不丧国权,慈悲为怀”为宗旨,在印度讲经。坚决抵制英国殖民者反清“自治”的引诱,于次年返藏。请容尊丹增旺加传授密谛法要及大威德金刚灌顶,应阿理讷及僧众之请,两次传授时轮金刚大灌顶,建强巴(即弥勒佛)大金佛像。精通显密,广施恩育,扩充坛城,功德殊胜。因与达赖不睦,于1923年借沐浴之机由藏北草原出走,经甘、凉二州抵北平,向曹锟报告西藏政局及整饬边防意见。候命期间遍游山东、南京、上海、杭州、甘肃、青海、东北、内蒙等地,参拜名胜大德,弘扬佛教。1929年,设班禅驻南京办事处,继在平、川、康、晋、绥、青等地设办事处。1931年,应邀参加国民会议,被授予“护国宣化广慧大师”名号。1932年,任西陲宣化使。1934年,参加民国政府主持的哀掉十三世达赖圆寂的活动,同年任国民政府委员。1935年,至甘肃拉卜楞寺,广宣佛谛。应西藏公众之请准欲返藏,受到英国政府及西藏地方政府阻挠,未果,暂住玉树。1937年12月,圆寂于青海玉树结古寺甲拉颇章,灵骨迎至扎什伦布。在内地15年,呼吁和平统一,拥护反帝抗日,先后举行9次时轮金刚法会,影响很大。

猜你喜欢

  • 耶律昭

    辽皇族。字述宁。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博学,善属文。现存《答萧挞凛书》,后世论者以为雅健有西汉晁贾之风。圣宗时,统和年间,因兄耶律国留杀奴获罪,受株连,贬西北部。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爱其才,召之门下

  • ?—23匈奴大臣。须卜氏。※须卜当与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之子。任匈奴大且渠。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年),被王莽封为后安侯。五年(公元18年),受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所遣,与醯椟王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奉献

  • 缅宁各族反清斗争

    咸丰七年(1857),回族领袖罗存弟、马德厚响应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民起义。率各族群众攻占缅宁,筑城举义,被署顺(宁)云(州)协副将魁昌镇压后,转至云州(今云县),与义军首领蔡发春联合,继续与清军战斗,

  • 安乐州

    州名。故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唐咸亨三年(672),吐谷浑王诺曷钵率部自凉州徙于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因邻吐蕃受逼迫及地狭,复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南),唐置州以居之,以诺曷钵为刺史,取“欲其

  • 雅江

    地名。原名河口,藏语作呷曲卡。东邻康定,南毗盐源,西接理塘,北界瞻对。历为打箭炉明正、崇喜2土司属地。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入藏驱准噶尔,于江之中枢设中渡汛驻防,改名中渡,归打箭炉、阜和协管辖

  • 长庚

    ?—191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字少白。初任县丞、知县,后以翼长从伊犁将军荣全备边。以白彦统结西宁回众进围哈密,奉命前往镇压,解沙山子围。光绪六年(1880),授巴彦岱领队大臣,迁

  • 仙人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等级(《周书》加※“褥萨”为十三级)“大官”中之第十二级,位于※“翳属”之下,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新唐书》写作“先人”,为十二等级中之第十一级。前

  • 它斯罕

    鱼肉松。赫哲语音译。又称“鱼毛”。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保存和食用鱼肉的方法,对脂肪多不宜晒鱼干的鲤、怀头、胖头、草根、青、白、鳇等鱼,通常制成

  • 下川口

    古城堡名。古允吾县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县境,滨湟水。汉王莽时改称修远县。现有古城遗址,分称旧城、新城。城北湟水渡口为古郑伯津,对岸兰州市红古城为汉时之允街,两地隔河相望,形势冲要,为争战之地。盛产瓜果,

  • 石显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