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叶榆

叶榆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榆泽西,一说在今大理喜洲有叶榆古城。户不足万,置“”以统之,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著录有“汉楪榆长印”。东汉时属永昌郡(在今滇西一带)。蜀汉时改属云南郡(治今祥云县云南驿)。晋因之。南朝时属东河阳郡(治今大理凤仪)。唐初为河蛮(今白族先民)所居,后乌蛮据之,为南诏统治中心,先后在该地建都太和城(在大理县城南太和村西)和羊苴咩城(大理旧县城西),设陪都于大釐城(今大理喜洲)。宋代为白族段氏大理国统治中枢。元代改称太和县(治大理县城),属大理路,由段氏大理总管统治。明、清仍称太和县,属大理府。民国后改称大理县,今属大理市。为白族聚居区。该地自古至今经济文化发达,称“文献名邦”。

猜你喜欢

  • 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见“额济纳土尔扈特部”(2537页)。

  • 萨日来尼

    赫哲族的婚姻习俗。结婚前男方向女家送纳全部“彩礼”的仪式。赫哲语音译,意为“过大礼”,因主要彩礼于这时全部送给女家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旧时婚娶中男家要给女方衣服、布疋、家具

  • 阮可字

    又作若喀字脱胎于纳西象形东巴文的一种字。(从科学意义上讲,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流传于云南中甸三坝洛金河一带及丽江的部分纳西族中。这里的纳西族自称“阮可高布若”,故名。他们操纳西东部方言,信仰东

  • 逢侯单于

    东汉时北匈奴单于。挛鞮氏。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阿子。原任南匈奴奥鞬日逐王。东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南单于师子立,“新降胡”15部胁立其为单于。掠汉驿舍,杀吏民,欲渡漠北,遭汉将邓鸿等追

  • 布努

    部分瑶族自称。分布在广西都安、巴马、田阳、河池、百色、南丹、忻城、宾阳、上林、马山、田东、隆安、平果、德保、来宾、宜山及云南富宁等地。大多居于山区,男女外出多背竹篓,故有“背篓瑶”之称。操“布努话”,

  • 乙林免

    辽对贵族妇女的封号。亦作“迤逦免”。《辽史·国语解》作“夷离的”。契丹语音译,本意为“妃”或“夫人”。只有丈夫封为王的妇女才能获此封号。多出现在辽代中晚期的汉文墓志中。如太平七年(1027)的《耿知新

  • 土观呼图克图一世

    见“罗藏拉卜坦”(1422页)。

  • 平都

    东魏时汾州胡人王迢触、曹贰龙义军年号。526年,凡1年。

  • 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

    见“定边左副将军”(1529页)。

  • 石凤魁

    ?—185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贵县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客家人)。清咸丰元年(1851),随堂弟※石达开参加金田太平军起义。在石达开麾下参赞军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封国宗。奉命率兵2万与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