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夷

和夷

古族名。今哈尼族。《禹贡·梁州》下说:“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北宋苏轼《东坡书传》说:“和夷,西南夷名也。”南宋毛晃《禹贡指南·和夷底绩》下说:“和夷,西南夷。”清代胡渭《禹贡锥指》说:“和夷,涐水南之夷也。”涐水即大渡河,见于《汉书·地理志》“蜀郡青衣县”下注和《水经注释·江水一》下注。可见早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和夷已分布于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连之海、海子等沼泽地带以及发源于连之海的阿泥河(安宁河)流域。和夷、和蛮、和泥(哈尼语义“泥”为“人”)的含义,同为“和人”,当为早期哈尼族先民。参见“哈尼族”(1633页)。

猜你喜欢

  • 榜式

    即“榜什”(2420页)。

  • 宗室宴

    清代帝王于年节设筵招待宗室之称。小型者,设于奉三无私,常以皇子、近支诸王公列席;中型者,设于西苑(即北京紫禁城西华门外御苑)丰泽园内惇叙殿,或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惇叙殿宴例:届日,陈设中和韶乐、丹陛大

  • 黑龙江至京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俗称大站道。由吉林、奉天入山海关。自茂兴站起,南80里至吉林省伯都纳站,70里至舍利站,60里至蒿子站,35里至孙托包站,45里至陶赉洲站,50里至蒙古站,45里至登额勒哲库站,45

  • 必刺

    女真语音译。亦作“辟刺”, “江”、“河”之意。如“撒合辇必刺”、“斡底必剌”、“忒黑辟剌”等,皆为河名。金代女真人有以所在江河、山(女真语曰“阿邻”)命猛安或谋克名的习俗,故史书中常见某人为某必剌或

  • 必招

    元代云南元江府(罗匐甸,又名罗槃甸)土官。哈尼族。据险恃强,屡逆朝命。至元十二年(1275)冬,率罗匐甸哈尼族公开反抗元军。元军征之,至罗匐甸,围城数日,城下,元江以西哈尼诸部归顺。次年正月,他亦降元

  • 伏羲

    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又称包牺、宓羲、伏戏、庖牺、炮牺等。传说为华胥氏所生,“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诗含神雾》)。曾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结绳为网以渔

  • 土游击

    官名。清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土官。为五种土弁之一。以当地豪强充任,颁给印信、号纸,秩从三品。因其故俗,使之抚辑土民,缉捕盗贼,追究抢掠,按例进贡,统帅土兵,随官军征战。其承袭、革除、升迁、降调

  • 满珲

    清代部族名。鄂伦春语译音。因所住地段黑龙江称“满古江”或“满珲江”,故名。俄国人因之。又称山靼、山旦、山丹、香旦。也有自称奥尔恰、乌尔奇等。居地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奇集湖为中心,上自黑龙江右岸尼翁牛村

  • 慕容威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刻制。1974年出土于宁夏同心县韦州,今存宁夏博物馆(一说192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存武威文庙)。石方8寸,文盖完好。志上端侧面有粗率的线刻缠枝卷叶花卉一枝,

  • 必约

    参见“毕约”(7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