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固楚克台吉
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孙,济农※阿噶巴尔济子。初从伯父脱脱不花与瓦剌领主脱欢、也先联合,对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和阿岱汗,娶也先女齐齐克妣吉。景泰二年(1451),脱脱不花与也先分裂后,助伯父败也先。不久,其父中瓦剌离间计,欲谋取汗位叛投也先,曾极力劝阻。脱脱不花败亡后,复劝父勿将济农(亲王)称号授与也先,亦遭拒。次年,父被也先诱杀后,逃至察合台后王境通玛克(前苏联托克马克),被一富人之弟射杀。其遗腹子即伯颜猛可(孛罗忽济农),孙达延汗后来继承了汗位。
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孙,济农※阿噶巴尔济子。初从伯父脱脱不花与瓦剌领主脱欢、也先联合,对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和阿岱汗,娶也先女齐齐克妣吉。景泰二年(1451),脱脱不花与也先分裂后,助伯父败也先。不久,其父中瓦剌离间计,欲谋取汗位叛投也先,曾极力劝阻。脱脱不花败亡后,复劝父勿将济农(亲王)称号授与也先,亦遭拒。次年,父被也先诱杀后,逃至察合台后王境通玛克(前苏联托克马克),被一富人之弟射杀。其遗腹子即伯颜猛可(孛罗忽济农),孙达延汗后来继承了汗位。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流头日”。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该节日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六月条载:“十五日,东俗称流头日”。是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畔溪边,“浴发于东流水”,俗信能洗除身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巴雅尔图多罗贝勒额默根乌巴什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及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2佐领。隶乌讷恩素诛克
唐代吐蕃早期之香雄王(古羊同国)。又称黎迷纳、黎嘎许。辖今阿里及藏北西南部地区,为当时12小邦之一,势力颇强。赞普松赞干布曾以妹赞蒙赛玛噶妻之,助其治理内务。在位期间,设官职、建军队、以本教治国,相传
见“拔都”(1363页)。
1476—1526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静之。纳西族名阿牙阿秋。※木泰(阿习阿牙)长子。弘治十六年(1503)袭父职。正德五年(1510),自备马匹方物,差人赴京进贡请诰,授中宪大夫,世袭土官知
亦称“古贝”,源于梵语,意即棉花。我国华南和西南民族地区很早就种植多年生棉,《岭外代答》:“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绵”;魏人孟康注《汉书》:“闽人以绵花为吉贝
水族丧葬习俗。水族人死,进行二次葬,第一次称“假葬”,即※“停棺待葬”;第二次称※开空”。当第二次葬后,如遇亲属或家族中有人染疾或亡故,则请巫师立即毁坟,敞其棺,暴尸于野,以警死者不要作祟危害家人。敞
即“秃麻”(1082页)。
即“高庆裔”(1913页)。
1058—1077辽太子。小字耶鲁斡。契丹族。为辽道宗※耶律弘基长子,天祚帝※耶律延禧之父。自幼聪慧,好学知书。清宁九年(1063),6岁时,封梁王。翌年,随道宗行猎,三发三中,深得道宗宠爱。咸雍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