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达部

哈达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因靠近明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又称南关。“哈达”满语意为“山”。因分布于今辽宁省西丰县哈达河畔(今小清河),故名。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今呼兰河)。明正统十一年(1446),经塔山卫都指挥弗剌出奏请,设塔山左卫。居呼兰河中上游以南,依兰西北一带。后移塔山前,称塔山前卫。地当今扶余、郭尔罗斯前旗、农安等县境松花江流域,距开原400余里。嘉靖(1522—1566)初,首领速黑忒(即舒和德)势力强大,守边有功,封左都督。后被族人八太打喇汉杀害(一说速黑忒早死无嗣,被杀者为其嗣侄克什纳)。次子王忠(一说王忠为克什纳子)逃至靖安堡边外70里亦赤哈答,被拥为哈达部首领。地当开原东南,与明贸易于广顺关,(今开原县东貂皮屯)外,明人称该部为“南关”。王忠及侄王台掌部时,辖地东邻辉发,西至开原,南达建州,北及叶赫。王台自称万汗。因擒建州首领王杲,受明封为龙虎将军。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被建州首领努尔哈赤兼并。境内有女真完颜氏、吴雅氏,兆隹氏等40余姓,并有蒙古族杂居。附:哈达部世系

猜你喜欢

  • 民爵

    清代臣爵的别称。以与宗室之爵区别。自后金天聪八年(1634)创立公爵(称※民公)起,至乾隆十六年(1751)增补恩骑尉止,其爵名依序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及恩骑尉,共九爵。其

  • 中书令

    ①官名。汉代始置,行于曹魏,南北朝、隋、唐、辽、夏、金沿之。蒙古国时期,必阇赤(掌文书者)长或号中书令。太宗三年(1231),为适应对中原汉地统治的需要,将必阇赤机构称为中书省,必阇赤长耶律楚材称中书

  • 神纛

    辽代契丹族的仪仗之一。共有12个,与20旗、12鼓共为皇权的象权。极神圣,有触犯者,法论死。其制甚简,《辽史·国语解》谓“神纛,从者所执。以旄牛尾为之,缨枪属也。”其历史甚久,大贺氏首领摩会曾受唐鼓纛

  • 元胄

    北周、隋朝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拔氏)。魏濮阳王元顺孙,武陵王元雄子。少英果,多武艺,为周齐王宇文宪所赏识。引置左右,数从征,官至大将军。后被杨坚委以心腹,入侍卫。曾随坚赴周赵王宇文招之宴,护

  • 库鲁克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北右末旗”(1452页)。

  • 冯仆

    陈朝岭南地方官吏。字龙贤,号独统。南越俚人女首领※洗夫人之子。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受母命率岭南诸首领至建康朝陈,被封阳春郡太守。宣帝太建元年(569)十月,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又奉母命率南越诸酋长

  • 双城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即今双城县。辖域东西240里,南北140里。东界黑龙江阿城县,西至新城府,南连榆树厅,北接滨江厅。古为肃慎地,汉、晋为扶余,北魏为勿吉,隋、

  • 满都古勒汗

    见“满都鲁”(2390页)。

  • 韩杰殷

    清朝将领。朝鲜族。韩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参将韩义之子。初授一等侍卫,累迁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康熙十一年(1672),迁护军统领。十四年(1675),从内大臣佟国纲率师驻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备御察哈尔

  • 米剂

    珞巴语博嘎尔方言音译。系卜卦师的称谓。由男性充任。参见“鸡肝卜”(1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