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嘎山达

嘎山达

满语音译,又作噶山大,汉译为乡长或屯长。清代东北农猎地区基层行政单位的首领。“嘎山”,村、屯之谓,各设其长以治。《吉林外记》:康熙(1662—1722)初,新满洲率属来归者,“遂编其嘎山达为※世管佐领……嘎山达,乡长也”。《户部则例》载:“屯居旗人,择老成者放为屯目,不拘旗分令其管束。其乡村窎远、畸零旗户,即交附近屯目管辖”。屯目,即嘎山达。乾隆十三年(1748)定,蒙古地方,民人寄居日众,应择其善良者立为乡长、总甲、牌头。此职,约束乡人,查究奸宄,查报丁口增减,遇事即赴公所呈明。

猜你喜欢

  • 柴湖设治局

    旧行政区域名。1929年10月以阿拉善额鲁特旗内已开垦之土地析置,相当于县一级政权,隶属宁夏省。

  • 农桑衣食撮要

    书名。元代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撰。2卷。明善本名铁柱。大司徒迦鲁纳答思子,以父名为氏。曾任靖州路、安丰路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任内,察视江淮地区农情,研讨诸农书

  • 大藏经

    我国佛学典籍译著大丛书的总称。现称中华大藏经。简称藏经。有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本,主要为汉文、藏文本两种。汉文大藏经为经部、律部、论部三藏,公元6世纪前期南梁时始行编译,隋代以前称一切经,

  • 赵长城遗址

    赵武灵王时(前326—前299年在位)修筑。东起今河北省西北部蔚县,经山西雁北地区,向北入内蒙古的兴和、察右前旗,傍阴山南麓西行,沿集宁、卓资山、呼和浩特、包头等北部大青山南坡脚下,西北行,经乌拉特前

  • 阿旺罗布藏吉克美甲木磋

    1820—1857清代西藏第穆呼图克图八世。藏族。出生于察木多热达地方。道光四年(1824),经金瓶掣签确为第穆活佛转世,坐床后,随前藏堪布呈进例贡。二十四年(1844),同驻藏大臣琦善逐款审查被班禅

  • 哲玛

    东乡语音译,亦作“哲玛其”,旧时东乡族社会宗教组织。系东乡族穆斯林围绕清真寺所组成的地区性宗教单位,并带有民政性质。其范围大小不一,大者包括数个乃至10几个村落的数百户;小者仅包括一个村庄数十户。由伊

  • 巴尔堪

    1636——1680清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第四子。顺治十一年(1654)底,封三等辅国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叛,命署副都统率蒙古兵赴江宁镇压。八月耿精忠由铙州犯徽州,

  • 旧土尔扈特部东路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汗族子奇布腾随汗归清,封札萨克固山依特格勒贝子,建旗。分3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东路盟,归库尔喀喇乌苏(今新疆乌苏县)大臣管辖。四十八年(1783)

  • 龙龛手鉴

    即“龙龛手镜”(500页)。

  • 后召庙

    见“真寂庙”(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