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四篇要道

四篇要道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张中(约1584—1670)译著。亦名《四篇要道译解》、《四篇要道精释》、《四篇要道补注便蒙浅说》等。本书是作者于清顺治十年(1653)在扬州讲授率苏理时,由教胞沙维崇等人笔录整理而成。共4卷。卷一,解释认识“以玛尼”(阿拉伯文音译,即“信仰”之意);卷二,讲认识真主及伊斯兰;卷三,讲礼拜及有关规定;卷四,讲小净、大净(即沐浴)及其他天命、圣行。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成都重刻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京清真书报社刊本、刘介廉注1923年北京清真书报社本、1932年上海回教书籍流通处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多罗土蛮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多罗土闷、垛落土蛮、哆啰土蛮、多伦土默特等。“七土默特”(七部)之意。因该部落包括七鄂托克得名。原属成吉思汗弟哈赤温的后裔多郭朗台吉,后成为满都鲁可汗女婿火筛属下满官嗔(蒙古

  • 岱青

    参见“书库尔岱青”(422页)。

  • 邓叔子

    ?—555南北朝时柔然末期西部首领。郁久闾氏。※那盖次子、※伏图弟、※阿那瓌叔父。率部居河套西北。北齐天保三年(552),柔然被突厥首领土门击破,可汗阿那瓌兵败自杀,部落四散,阿那瓌子庵罗辰拥众投北齐

  • 俟利

    南北朝时期柔然、高车之官号。有时以“俟利莫何”之称出现。由贵族担任,职位世袭,领有部众,地位在俟利发、吐豆发之下,承担军政事务,柔然可汗常命其出使他国。高车与柔然关系密切,曾被柔然征服和统治,故官号相

  • 热振事件

    五世热振活佛土登坚白益西丹巴坚赞于1934年任摄政后,对亲英势力和英国进行斗争,并加强与中央政府联系,国民政府授以“辅国宏化禅师”封号,为此遭亲英势力中伤诽谤,被迫于1940年“辞职”。热振在静修期间

  • 駮马

    突厥部落之一。又作弊剌、遏罗支。在突厥之北,地近北海(今贝加尔湖)。“马色皆駮,因以名国”(《新唐书·回鹘下》)。突厥谓“駮马”为曷剌,故亦名曷剌国。随水草驻牧,喜居山地,亦以马耕田,有胜兵三万。“虽

  • 外浪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境。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首领来都等向宋朝贡马。大中祥符七年(1014)六月,首领杜庆光又率部属投附宋朝,授以官职。

  • 固勒扎庙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金顶寺。位于伊犁河北固勒扎(今新疆伊宁市)。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一说策妄阿拉布坦)在位时建。有都纲三层,覆以琉璃,垣周一里许。与海努克庙,隔河相望。聚集喇嘛数千,由5鄂拓克轮值供

  • 顿莫贺达干

    参见“长寿天亲可汗” (371页)。

  • 拓跋窟咄

    ? —386代国宗室。鲜卑拓跋氏。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少子,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叔。建国三十九年(376),父败亡后,以年长,为前秦将苻洛逼徙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受苻坚礼遇,入太学读书。后为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