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国论勃极烈

国论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国论”意为“国”, “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国家级的官长”之意。在勃极烈系列中是级别较高者,仅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金史·国语解》谓:“尊礼优崇得自由者。”类似汉官制的三师、三公及宰相之类。收国元年(1115)七月,阿骨打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为其中之一,国相完颜撒改首任此职。后完颜杲、完颜宗翰等人皆曾任此职。天会十年(1132)四月,金太宗调整诸勃极烈时,此职又分左、右二种,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相当左丞相),完颜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右丞相)。此职还与忽鲁勃极烈或乙室勃极烈合称而为国论忽鲁勃极烈或国论乙室勃极烈,如收国元年十一月,撒改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阿离合懑为国论乙室勃极烈。天眷元年(1138),颁行汉化官制后废止。

猜你喜欢

  • 惹科

    即“杂夸”(838页)。

  • 沙尔霍布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南34公里沙尔霍布村。海拔1180米。现有土墓15座,主要分布于谷地农田中,村内存4座。均为高1—3米、直径10—30米的大土墩。据1971年调查,原有墓约100座,后多于平

  • 阿武儒

    部分彝族的自称。亦作阿武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畴、弥勒、祥云、镇沅、元阳、罗平、金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杏山城

    古城名。位于辽宁省锦县西南40里,为辽西走廊要冲。城基2里许,东、西2门。明于此设广宁中屯卫杏山驿驻地。清崇德七年(1642),为明清松锦大决战战场。战后收入清版图。清入关后,隶锦州副都统辖下协领所管

  • 蒙兀儿

    蒙古语mongghul (忙豁勒,即蒙古)一词之误译。源于波斯作家将此词音译为moghul。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绘制《山海舆地全图》时,将moghul音译为“莫卧尔”;近人屠寄译为“蒙兀儿”,以为即“蒙

  • 古州八万洞总管府

    见“榕江县”(2420页)。

  • 张中

    约1584—1670明清之际伊斯兰教学者。经师。又名时中,字君时,号寒山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回族。自幼研习伊斯兰教经典。曾受教于陕西临潼经师张少山。结业后,在江苏扬州、苏州等地执教讲学。明崇祯四

  • 荣连升

    ?—约1938蒙古族武术家。又名宋连珍,字中海。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幼年随准格尔旗王爷年班进北京朝贺。遐余,常伴武士习学武艺。及长,拜吴英山习八卦掌,后又学手博、枪术、八卦剑法及杨家枪法等,并四处拜师

  • 苏度摸末

    即“慕容忠”的本民族名。参见“慕容忠”(2436页)。

  • 东丹

    东丹国的省称(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