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默特万户

土默特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称“十二土默特”。属※右翼3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古老的“秃马惕”部落。明代,由右翼的蒙古勒津(满官嗔)、多伦土默特(多罗土蛮)等12个大部落及若干小部落组合而成,故统称十二土默特。最初由非元裔的异宗领主分别率领,因战乱而不断迁徙。满都鲁(1475-1479)时,蒙古勒津是这一集团的代表,其首领脱罗干、火筛父子助大汗翦除权臣癿加思兰,火筛以功尚满都鲁次女伊锡克公主。弘治十三年(1500)以后,火筛率部与永谢布、鄂尔多斯进入河套。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蒙古,封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由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接管多伦土默特等部。巴尔斯博罗特次子俺答成年后,利用济农的优势,占据十二土默特,成为万户的首领。嘉靖(1522-1566)间,俺答率部参加六征兀良哈万户,以出色战功获得汗号,势力陡增,迫打来孙汗率察哈尔部东迁于辽河,遂占据其旧牧地。同期,俺答汗率本万户进入丰州滩,收纳汉族兵民,兴办农业、手工业,先后修建大板升、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等城镇,致土默特于极盛时期。自此,丰州滩亦改称土默川。俺答汗又西征瓦剌,进兵青海,命其子丙兔留驻青海,故青海亦有土默特的分部。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贡协议,被明廷封为顺义王,子孙世袭,自此该万户亦被明朝称为“顺义王部”,明人称该万户拥有“六大部、一十二哨,东六、西六分巢”。在俺答汗倡导下,该部率先引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开创了蒙藏关系的新时期。俺答汗卒,其妻三娘子主政近30年,因王位承袭屡起纷争,势渐衰。崇祯元年(1628),被察哈尔部林丹汗征服,其一部迁至今辽宁朝阳、阜新一带。五年(1632),后金兵进土默川。林丹汗西走甘肃,俺答汗五世孙俄木布率部投降后金。入清,归绥远将军管辖。顺义王世系如下:俺答汗(1571-1582)-辛爱黄台吉(1583-1586)-扯力克(1587-1607)-晁兔台吉(早逝,未继王位)-卜石兔(1613-1628)。

猜你喜欢

  • 匹帝

    ?—661唐代奚族部落联盟首领。高宗显庆(656—661)年间,奚族自首领可度者死后即背唐附突厥。龙朔元年(661)时,他为首领,受唐尚书右丞崔余庆等讨伐。被奚众所杀,奚遂附唐。

  • 卫藏道场圣迹志

    书名。全称《拉萨中土诸寺及雅隆南部、后藏、北方热振诸圣地希有指南授记镜鉴》。钦则旺波(1820—1892)撰。1840年以后成书。全书40页。原以拉萨木刻版传世。作者系宁玛派僧人,颇有学识,相传曾于1

  • 金大圣皇帝

    见“阿骨打”(1212页)。

  • 耶律挞不也墓志

    见“故耶律氏铭石”(1578页)。

  • 章卡

    藏语音译,一作章嘎。原为对尼泊尔一种银币的称谓。此种银币在16世纪中流行于西藏,系西藏以白银与之易换而来。因其中掺铜较多,易换时还加收铸造费,使西藏人民蒙受重大损失。乾隆五十六年(1791)九月,清帝

  • 云丹嘉措

    ①(1557—1587)明末青海西宁东科尔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巴尔康地区的哇多保地方。8岁从桑珠孜依堪钦贡乔坚赞出家。23岁于青海湖畔朝拜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在仰华寺受比丘戒。曾作蒙古土默特首领俺答汗的

  • 川藏部

    明代藏区部落名。史称其地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境,属河州卫管辖。洪武九年(1376)七月,明派通事舍人巩哥锁南等招谕吐番,至其部朵工地遇害。十年(1377),明廷命卫国公邓愈为征西将军,大都督同知沐

  • 刀糯勐

    ?—1568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作刀糯猛。车里军民宣慰使室利菘版子。嘉靖九年(1530),继父职。十一年(1532),缅甸王莽应里据摆古,蚕食边地,他入缅应之(一说《泐

  • 白佛族

    见“察罕诺们汗旗”(2478页)。

  • 议政大臣

    官名。清廷任命以满洲为主的大臣参与议政。天命纪元前一年(1615),诸王臣会议中不乏※五大臣之人。天命八年(1623),努尔哈赤于八固山议政王之下复设※八大臣以辅之。十一年(1626)九月,太宗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