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壮侗语族

壮侗语族

又称侗台(侗泰)语族或黔台语族。汉藏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壮傣、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包括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印度境内的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土语、坎提语和已经消亡的阿含语等。侗水语支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僙话和莫话等。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黎语支包括黎语和村话。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仡央语支包括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木佬语等,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部分地区,与其他3个语支差别较大。壮侗语族现代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声调有舒声调和促声调两类,舒声调一般有6个调类,促声调一般有两个调类,8个调类分别和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一致。仡央语支与其他3个语支的调类不大一致。有带先喉塞音声母?b、?d等。壮傣语支除了有这类声母外,壮语和泰语还有pl、kl等复辅音声母。部分元音分长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多数。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丰富的量词,典型的量词除计量外还有两种作用,一是标明事物的类别,二是代替统摄的名词,接受各类实词或词组的修饰。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外,都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数词、量词修饰名词的词序,各语支不大一致。壮傣语支内的西南组是名词在量词的前面,中部组和北方组是名词在量词的前面,数词“一”在最后,其它数词在量词前面。如:泰、傣“树棵一、树五棵”;壮、布依、侬“棵树一、两棵树”。侗水语支除毛难语与壮语相同外,是数词在量词前面,名词在最后。黎语支的黎语也使用这种语序。如:侗、水、仫佬“一棵树、五棵树。”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宾语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补语在宾语的后面。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壮侗语的系属有不同看法。如美国学者白保罗(P·K·本尼迪克特)等认为壮侗语和苗瑶语在发生学上与印尼语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同属澳泰语系。

猜你喜欢

  • 西伯

    参见“锡伯族”(2364页)。

  • 顺宁十三寨布朗族起义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顺宁府(今云南凤庆)推行改土归流,布朗族土知府被革职,所属13寨布朗族极为不满,凭据天险,联合附近各族人民起义,杀指挥、千百户等官兵数十人,声言据顺宁、蒙化(巍山),攻腾越

  • 阿尔巴

    即“阿巴特”(1201页)。

  • 荆州驻防八旗志

    书名。清代驻防荆州将军希元、祥亨等纂。光绪五年(1879)始修、九年成书。16卷(不包括卷首)。分宸翰、敕谕、建置、风土、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仕宦、人物、烈女、艺文13部分。载有荆州满城、将

  • 南阳郡王

    金封爵。贞元元年(1153),参知政事张中孚受封,并迁尚书左丞;大定元年(1161),辽阳渤海人太傅、尚书令张浩受封;明昌(1190—1196)中,完颜襄代夹谷清臣统军御阻卜有功,晋封。

  • 南海郡

    岭南古郡名。秦始皇平定岭南越地后于三十三年(前214)置。以任嚣为郡尉。治所番禺(今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包括广东大部分地区。为南越人聚居地。始皇建郡后,

  • 敞棺

    水族丧葬习俗。水族人死,进行二次葬,第一次称“假葬”,即※“停棺待葬”;第二次称※开空”。当第二次葬后,如遇亲属或家族中有人染疾或亡故,则请巫师立即毁坟,敞其棺,暴尸于野,以警死者不要作祟危害家人。敞

  • 布库里英雄

    见“布库里雍顺”(471页)。

  • 北山野人

    明代东北乞列迷人中的一种。清称奇勒尔人。与鄂伦春人同源。因居外兴安岭东段,俗称此段山脉为北山,故名。史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东,亨滚河以西、以北,旧有奇勒尔、鄂伦春二种,其人乘四不像逐兽”,居无室

  • 克音河卫

    见“可吉河卫”(4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