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女真进士题名碑

女真进士题名碑

碑名。又称“宴台碑”、“宴台女真国书碑”等。以女真文字题刻,记录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及第进士的情况,包括试题、考中者姓名及其里贯等内容。共有女真文字23行,据道光年间拓本,额题12字,正文尚存1116字。是研究女真文字和金代科举制度的重要资料和文物。立于河南省开封市曹门外东北7里的宴台地方。此地在北宋时为首都汴梁的东郊,为皇帝每年春耕藉田时祀先农之处,祀毕即在此地以享胙宴百官,故名宴台。金迁都汴京后在此建学宫,故每次考完进士后所刻进士题名碑均置于此。该碑为唯一传世的一块。原用汉字、女真字将同一内容分刻两面,明宣德二年(1427),当地人磨去该碑的汉字一面,改刻了修河神庙碑,致使女真文一面失去对译的汉文,给后人解读造成一定困难。现存开封地区博物馆,碑的下部字多漫漶。南宋人周密的《癸辛杂识》一书最早提及此碑。最早著录女真字碑文的是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最先发表的拓本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印的刘师陆的《女真字碑考》,此文后转载于1936年出版的《考古》第5期。国外学者在上个世纪已有人研究此碑,如法国德维利亚撰的《宴台碑考——关于女真文的论文》一文,载于《河内远东研究院院刊》1882年第1卷。日本《史学杂志》也在1909年第20编第6号上发表了拓本照片。我国学者罗福成、王静如等,在解放前也对此碑作过解读。金光平、金启孮在《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一书中,对该碑的解读最详尽。

猜你喜欢

  • 把塔木儿

    ?—1472明哈密右都督。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外甥。畏兀儿人。一说系※卜列革女之子。天顺四年(1460),忠顺王卜列革卒,无嗣,众头领欲拥其嗣位,王母※弩温答失里以臣不可继君位,不允。自是国内无主,众益

  • 前秦高祖

    见“苻健”(1342页)。

  • 那牙勤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那也勤、那亦勤。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元朝秘史》记载为那牙吉歹之后裔(《史集》作札黑速之后裔),相传其好装扮官人,故名(蒙古语意为“官

  • 郁即长官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名。永乐四年(1406,一说元年)置。隶属叠溪千户所,设流官、吏目各1员。辖地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长官由当地望族郁氏出任。郁氏,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廷,被命为长官司长官。

  • 吐门

    见“阿史那土门”(1231页)。

  • 善福寺

    见“真寂庙”(1819页)。

  • 翁钦达拉

    清代四川孔撒土司弟。藏族。乾隆二年(1737),瞻对土司因地方纠纷,终年不休,经其从中调解始息。诏四川总督遴员勘查地界、分疆,授安抚使职,遂与其兄分析地土,领麻书土司。五十七年(1792),随福康安西

  • 道州僚

    见“道州蛮”(2299页)。

  • 喇嘛印务处

    清代掌管喇嘛寺庙印务的机构。康熙十八年(1679),任命札萨克大喇嘛管理北京喇嘛寺庙事务,颁发印信。乾隆年间(1736—1795),大喇嘛办公机构设在北京旃坛寺,章嘉呼图克图为掌印札萨克大喇嘛。道光十

  • 慕施蒙

    渤海王国将领。文王大钦茂时为辅国大将军。唐天宝十一年(日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四年,752),钦茂以不与日本通聘10余年,遣其为使率75人聘日。九月,至日越后国佐渡岛。十月,日皇派左大史坂上等存问。次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