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

高句骊第十九世王(392—413年在位)墓碑名。王名谈德(《梁书》、《北史》作“”),谥号全称“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亦简称“广开土王”。“太”,一作“”。立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清光绪六年(1880)发现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东10里。为一四面长方形巨石,高2丈余(新测为6米多),宽4尺5寸至6尺不等(一作广8尺2寸5分)。四面皆刻字,第一、二面各11行,第三面13行,第四面9行,每行41字。碑文简述高句骊始祖朱蒙(邹牟)的传说等,重点介绍好大王一生功绩。《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全文,王健群著有《好大王碑研究》一书。此碑不仅对高句骊史,而且对夫余、挹娄(肃慎)、百济、新罗乃至日本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 料令

    瑶语音译。亦称“班律”,俗称“石牌法律”。解放前广西大瑶山瑶族各个石牌组织(有以村寨为单位或若干村寨联合组成)制定共同遵守的法律条文。各个石牌组织所制定的条文多少不一,少则数条,多则十数条。条文虽简,

  • 和硕特西右翼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召其乃耳札萨克旗,或台吉爱尔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车凌纳木扎勒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

  • 转山会

    旧时藏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之一。流行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每年夏历四月八日举行。每逢春播结束,藏族和其他族人民,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带上帐蓬、山货、药材和其它土特产品,赶着车汇集于跑马山及折多河畔

  • 郭齐哈昂邦

    清代※御前大臣。参见“郭齐哈摆牙喇壮大”(1905页)。

  • 横冲都

    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养子李嗣源所率军队名。唐乾宁三年(896),魏州节度使罗弘信袭破晋军李存信于莘县,存信退保洺州,丧士卒十之二三,委弃资粮兵械万数,独李嗣源奋命殿军而还。李克用嘉其功,即以所属

  • 他汗可汗

    一作“佗汗可汗”,即“伏图”(596页)。

  • 蒙古风俗鉴

    蒙文书名。蒙古族学者罗布桑却丹撰。1918年成书。全书1套,分60章,约20万字。为百科全书性的民俗学著作。较详细地记述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沿革演变,涉及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

  • 穷奇

    高车副伏罗部贵族。首领阿伏至罗堂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随从兄率部10余万落,击退柔然追兵,西迁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一带)西北,建高车国,奉从兄为“候娄匐勒”(意为“大天子”)统北部

  • 乌延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居住于蝉春水(一说在今张广才岭附近)流域,部人以部名为姓氏。世祖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富者郭��,畏温都部人乌春之强,曾请劾里钵

  • 都鲁班

    即“朵儿班”(8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