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尉迟部

尉迟部

吐谷浑部落名。原住大非川(今青海布哈河,东入青海湖),属西部鲜卑族。3世纪中叶,西秦乞伏国仁的高祖乞伏利那出处尉迟渴灌于大非川,收众3万余落。其后,部分西迁于阗,故《魏书·于阗传》载:“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唐书·于阗传》亦称,“于阗王姓尉迟”,并分布于吐火罗等国。其另一部分东迁,依附拓跋鲜卑。北魏天兴六年(403),部帅领万余家内属北魏,入居云中(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以部名为姓氏,后改姓尉氏。柔然汗国兴起后,部分人投柔然,担任俟斤等要职。北魏末,尉氏又复旧姓尉迟。于阗和朔方的尉迟氏在历代出现不少显宦和名门望族。于阗一支唐代有画家尉迟乙僧、哥舒翰之母尉迟氏;朔方一支北魏末有大行台尉迟菩萨、朔州豪杰尉迟真檀,北周有吴国公尉迟纲、蜀国公尉迟迥等,隋朝有礼部尚书杨义臣(本姓尉迟),唐朝有鄂国公尉迟敬德、尉迟宝林、左饶卫郎将尉迟瓌等,宋初有节度使尉(迟)敏等。

猜你喜欢

  • 褚孔格

    见“祝孔革”(1769页)。

  • 蕃长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官职。又称都蕃长。时来华之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之一隅,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职责主要是招徕外商,办理蕃

  • 车师后部侯城

    见“金满城”(1476页)。

  • 翁牛特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中部。牧地介潢河、老哈河之间。东界阿噜科尔沁旗,西界克什克腾旗,南界敖汉旗,北界巴林旗。元为鲁王分地,明初为兀良哈卫外藩,至成吉思汗弟斡赤斤后裔巴颜岱洪果尔,

  • 阿兰珠

    ?—约1613清初将领。满族。栋鄂氏。又作阿兰柱。世居瓦尔喀什。阿格巴颜子,对齐巴颜弟。初努尔哈赤攻杭佳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西北浑河北岸夯家),外祖父令其父子助守,不从,率所部归努尔哈赤,

  • 阔端

    1206—1251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扩端、库腾。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次子。父在位时,受封西夏故地,驻河西,后又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47741户为食邑。太宗七年(1235),率右路军征南宋,

  • 蒙古自治政府

    大西北解放前夕,内蒙古部分王公上层匆忙组织的伪政权。1949年8月5日在内蒙古阿拉善旗定远营(今巴彦浩特),召开伪蒙古大会,8月10日正式成立。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任主席,阿拉善札萨克达理札雅(达王

  • 闸撒

    契丹语称谓。为对一种地方机构的称呼。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是为宫卫下辖的一级组织。有三宫设此机构,计辽太宗※永兴宫7、承天皇太后※崇德宫5、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

  • 见“前赵”。(1741页)。

  • 代本

    藏语音译。亦称戴琫、戴绷、代奔、岱、本、戴絣。原意“箭官”,原为西藏地方政府军职名,相当于团长,管理兵马,防守卡隘,兼管驻防区内行政。清乾隆十五年(1750)设5名,后藏3名,由日喀则都司统辖;前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