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差徭

差徭

藏语音译,意为“帮差”。旧时西藏封建农奴制庄园里专作※乌拉的奴仆。来源於※差巴(指在谿卡[庄园]自营地作常年乌拉的人,支差的人)的家人或※谿堆(农奴主庄园的代理人)从其他的差巴及※堆穷(小户)中抽出来者。替劳力不足的差巴当奴仆,从而成为终身奴仆,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其子女也为奴仆,实际是从事田间劳动的奴隶。民主改革后,已不存在。

猜你喜欢

  • 蛮夷长官

    官名。元代始置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当地事务,明沿元制,四百户以下设此官,秩正六品,副长官从七品,为世袭土官。掌辖区内一切事务。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携贰。其承袭、革除、升降隶兵部。参见“长

  • 览睑

    唐代南诏地名。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其地有盐井,产盐最洁白,古代惟王得食,取足辄灭灶。

  • 若干惠

    ?—547西魏将领。字惠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世与鲜卑拓跋氏俱起漠北,以部落名为氏,成为内入诸姓之一。冀州刺史树利周子。初随尔朱荣征伐,以战功拜中坚将军。后以别将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

  • 西夏陵园

    又称昊王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5公里。现存帝陵9座,陪葬墓100余座,陵邑遗址一处,石灰窑址数十座。1972—1976年宁夏博物馆调查发掘了神宗陵园,其中

  • 移民实边

    清末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的一项筹边政策。始行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辛丑条约后,清政府为筹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巨额赔款,推行“练兵筹饷”等“新政”,以“移民实边”为内蒙古“新政”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以筹

  • 允祜

    1680—1730清宗室。满洲镶白。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七子,※雍正帝之弟。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三十七年(1698),封多罗贝勒。四十八年(1709),晋封多罗淳群郡王。

  • 阿卓兹目

    彝语音译。即姓阿卓的土司。解放前,四川凉山雷波西部地区彝族土司。其先世于元代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赐姓杨。管辖今雷波西部、美姑南部、昭觉东部等地,原驻美姑哈古以达,后因遭诺伙恩扎家攻击,被

  • 宇文肱

    ?—526北魏武川镇将。鲜卑宇文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先祖为匈奴单于远属,后与鲜卑杂居,世为大人,并以部名为氏。北魏安定侯宇文陵曾孙,父宇文韬以武略著称。其为人以“任侠有气干”闻名。北

  • 大王院

    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名。为北、南大王院的统称。契丹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各部置※夷离堇,《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会同初,改为大王。”※耶律阿保机以核心部落迭剌部夷离堇之职称帝开国

  • 张孟明

    北魏时高昌王。敦煌人。北魏太和十五年(491,《魏书·高昌传》为五年,恐误,时阿伏至罗尚未西迁),高车王阿伏至罗杀太和初柔然所立高昌王※阚伯周子※阚首归兄弟,立之为王,控制高昌地区(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