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木丕勒多尔济
?—1747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辅国公※车凌巴勒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额驸巴林郡王乌尔衮由阿尔泰征准噶尔於赫色勒巴斯诺尔。雍正六年(1728),父卒,次年,袭札萨克辅国公。八年(1730),由额尔德尼昭运屯田谷於塔本托罗海,继以筑科布多城,受命解运所用铁。九年,随同部亲王丹津多尔济等征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於苏克阿勒达呼。十年,复随额驸策楞败小策凌多布於额尔德尼昭。(位于今蒙古鄂尔浑河畔)。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辅国公※车凌巴勒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额驸巴林郡王乌尔衮由阿尔泰征准噶尔於赫色勒巴斯诺尔。雍正六年(1728),父卒,次年,袭札萨克辅国公。八年(1730),由额尔德尼昭运屯田谷於塔本托罗海,继以筑科布多城,受命解运所用铁。九年,随同部亲王丹津多尔济等征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於苏克阿勒达呼。十年,复随额驸策楞败小策凌多布於额尔德尼昭。(位于今蒙古鄂尔浑河畔)。
明代专门记述台湾高山族风土人情的叙事文章。作者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年间曾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赴台抗倭,亲临高山族村社实地调查访问,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回大陆后撰成此文,详记高山族人
见“图们汗”(1435页)
见“哈烈”(1630页)。
?—1222金大臣。盖州(治今辽宁盖县)本得山猛安人。女真族。斡勒氏。以荫补官,充亲军,调山阴(今山西山阴县)尉。贞祐(1213—1217)初,以抗击蒙古军有功迁本县令,升忠州刺史,遥授同知太原府事,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又称邀请龙,敬龙。苗族以龙为吉祥富贵之象征,备加崇敬。祭祀时祈祷龙神庇护地方安宁、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湘西、黔东比较盛行,黔东南、桂北等地也有类似庆典。每年二月、八月或十月中择日举行
见“杂字”(838页)。
金代女真姓氏之一。亦称温迪罕氏。参见“温迪痕部”(2283页)。
参见“枢密”(1293页)。
见“刺山卫”(1585页)。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火鲁剌思、火鲁剌、豁里剌儿、火罗剌思、火里剌、郭儿剌思。※弘吉剌之别部。据《史集》,相传是产生于“黄金壶”的3兄弟中幼弟之后裔;依《元朝秘史》,为豁里剌儿台蔑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