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年

布依年

布依族传统节日。明清时,多数地区以夏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定番州(今惠水县)以十月初一为岁首,后改为十二月为岁首。至民国年间,各地逐步改同汉族以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三十晚为除夕,正月初一过大年。为布依族最盛大节日。节日期间,杀猪熏制腊肉、香肠,酿酒。册亨、望谟、罗甸等地,布依族喜包大如枕头的“枕头粽”,以糯米打制“黑粑粑”,相互馈赠。除夕先祭祖,再吃过年饭,通宵达旦“守岁”。初一黎明前,姑娘们争先到河边泉沿去挑“新水”,得第一桶水者称“金水”,有滴水如金之意,接着称“银水”,亦称“聪明水”、“勤水”,认为人畜饮之可消灾除病,万事如意。过年期间,从初一到十五,常击铜鼓、跳铜鼓涮把舞,演地戏、花灯戏、布依戏为乐。青年男女则聚会举行“囊俏”活动,唱情歌,物色意中人。

猜你喜欢

  • 奴田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属田亩制度。吐蕃有专供王族使用的“王田”,称作“杰兴”。而“奴田”称作“阐兴”(bran shing)。其意有两解:一指专供奴隶耕种的田地,二指赞普将连同耕种田地的奴隶一

  • 牂牁蛮

    见“牂柯蛮”(1960页)。

  • 米剌印

    ?—1648清初回民反清起义首领。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回族。出身行伍。顺治(1644—1661)初,为清军副将。因对清廷“重满轻汉”和“剃发令”不满,乘军调四川之机,于顺治五年(1648)四月,起兵

  • 平南

    参见“白朗”(595页)。

  • 阿鲁古列

    即“石抹卞”(451页)。

  • 别亚

    月亮神。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人旧时相信万物有灵,对天体之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皆崇敬。除将月亮与太阳同画在神像上外,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有的地区为正月十五或二十五)要供

  • 高仙寿

    辽朝官员。渤海族人。仕辽,官至海州刺史。天庆四年(1114)七月,阿骨打集女真诸部兵攻宁江州(治今吉林省扶余县东石头城子),时任海州(治今辽宁省海城县)刺史,被遣统渤海军应援。

  • 步利

    见“附邻”(1259页)。

  • 勘合

    旧时文书加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明代有调军勘合、军籍勘合。清代官吏使用驿站马匹,须查验邮符,称勘合。又官府文簿,编立字号,由上官用关防盖半印,称勘文簿。明清对少数

  • 俄蒙协约

    又名《库伦条约》。沙俄为攫取外蒙古控制权,诱迫外蒙古封建主订立的条约。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并以“保护者”的姿态,于次年11月3日,以廓索维慈为全权代表,与哲布尊丹巴委派的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