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拉呢敦

布拉呢敦

?—1759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一译博罗尼都、布那敦、布拉敦,布尔罕尼丁。号大和卓木。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长子。生于伊犁。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说1715),父为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所败,与父俱被准噶尔拘于伊犁阿巴噶斯、哈丹鄂拓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达瓦齐,与弟※霍集占迎降。受命率军赴南疆招抚旧部。次年夏,受霍集占煽惑,起兵反清,图谋分裂,集兵分守喀什噶尔。寻以精兵1千扼库车,杀清军副都统阿敏道,史称“大小和卓之乱”。二十三年(1758)春,清廷命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哈善率军往讨,围库车。与霍集占统鸟枪兵万余驰援,为领队大臣爱隆阿败于托和鼐鄂根河,损兵近5千,归路断绝,被迫与霍集占敛兵800困守库车,势蹙,夜逃阿克苏、乌什。均遭拒,遂窜归喀什噶尔。继与霍集占合兵,围清定边将军兆惠等于喀喇乌苏(黑水),因在呼尔璊战斗中被射伤,裹创逃遁。二十四年夏,弃喀什噶尔,谋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相继受挫于霍斯库鲁克(双耳山)、阿尔楚尔、伊西洱库尔淖尔(什勒池)诸地。七月,在巴达克山被其部酋执杀,尸体被运送北京。

猜你喜欢

  • 莒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金史·太祖诸子列传》:崇妃萧氏生莒王燕孙。又,辽阳渤海人高桢,海陵王时(1149—1161)任中京留守,以警卫有功,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

  • 施乞叉难陀

    见“实叉难陀”(1535页)。

  • 库尔察克

    ?—1836清代新疆塔吉克族民族英雄。一译库勒恰克,原名依达也提。新疆色勒库尔(今塔什库尔干)提孜那甫村人。幼年家贫,为人牧畜。13岁,被浩罕军掳卖至布哈拉为克仁家奴,故名“库尔察克”,塔吉克语意为“

  • 帖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帖鲁为※遥里部下之一石烈。

  • 夹谷石里哥

    金将领。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猛安人。女真族。夹谷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由泰州防御判官,累官刑部主事,改蓟州副提控,驻军大名(今河北大名县)。迁翰林待制,为宿州提控。率部镇压山东反金起义军

  • 杨光信

    渤海王国官员。康王大嵩璘差其为进奉端午使,于唐元和二年(807)朝唐。因未经唐允放,自还,至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吴村]东北黄河南岸),为吏所捕,被押回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 太宗入汴

    契丹王朝初期入主中原的重要事件。辽太宗会同五年(942),后晋太祖石敬瑭卒,子石重贵继位,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态度怠慢,引起辽太宗耶律德光恼怒,遂发大兵讨伐,几经反复,至九年(946)十二月,直下

  • 浑巴什

    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阿克苏县南浑巴什。清代为阿克苏所属回庄,设有军台(军方驿站)。

  • 苦盏

    即“俱战提”(1888页)。

  • 敦达库蒙

    亦作都木达洪。蒙古语音译,意为“中等地位者”、“普通人”、“无职务者”。蒙古社会平民阶级中的中等户。一般不担任官职,拥有一定财产,少数拥有家仆。平时是封建领主征用实物的主要对象,战时充当骠骑兵,装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