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顿·仁钦朱

布顿·仁钦朱

1290—1364

元代乌思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布鲁派(亦称夏鲁派)创始人。一作布敦,元代文献作卜思端。藏地方之夏卜麦人。幼年在当地出家,从噶举教派上师学法,取得成就,更兼学噶当教派、萨迦教派等显密教法,为时人所重。被夏鲁寺僧迎请为寺主,收徒传法,因能融汇贯通藏传佛教各派之精华,故被称为布鲁派(意为布顿所传教法),而以夏鲁寺为此派之主寺,故亦称为夏鲁派。曾参与整理邻近纳塘寺收藏之“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类藏文佛经典籍论著,并编目。元末,受乌思地方(今前藏)搽里八万户(亦作蔡巴万户)公哥多吉迎请,协助勘定大藏经“甘珠尔”部目录,世称“蔡巴目录”。元统二年(1334),又亲自勘定大藏经“丹珠尔”部目录,世称“布顿目录”。此后藏文大藏经各地刊本皆以此两部目录为准。毕生从事佛学研究,授徒传法,著书立说,元顺帝遣使往召,固辞不就。一生著述甚丰,流传于世刊有26帙,收入200余种。其中,至治二年(1322)成书的《善逝教法源流》(一作《佛说大宝藏论》,通称《布顿佛教史》),为藏传佛教史早期著作之一,后世著史援其体例。卒,夏鲁寺曾觅得转世灵童以继承其宗,然以藏地不靖,夏鲁万户衰弱,该教派因得不到世俗领主的支持,遂渐与其它教派合流,逐渐衰落不传。

猜你喜欢

  • 兰陵王入阵曲

    南北朝和隋唐时乐舞曲名。以语兰陵武王高长恭入阵勇战状而得名。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王高澄第四子,北齐王宣帝高洋侄。史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常戴面具出战。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

  • 锡珍

    ?—1889清朝大臣、蒙古族文人。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字锡卿。两江总督壁昌子。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年(1871),散馆授编修。十一年后历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咸安宫总裁。

  • 滇东北苗文

    苗语滇东北次方言文字。简称滇东北苗文,是建国后为苗族改革的一种文字。滇东北苗文是本着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汇通的原则而设计的,是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区石门坎寨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式的拼音

  • 富勒浑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乾隆六十年(1795),由鸟枪护军校委署护军参领。嘉庆五年(1800),补鸟枪营副护军参领,发往湖北,以参领补用,随领队大臣明亮镇压反清武装,数月间连续接

  • 布勒瑚哩池

    见“白头山天池”(608页)。

  • 营官

    清代驻西藏边界的藏族僧俗官员。分边缺营官、大缺营官,均五品;中缺营官,六品;小缺营官,七品。因驻地与外藩接壤,有约束民众、稽查出入之责。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边缺营官于任期3年内,办理妥善,驾

  • 温迪痕氏

    金代女真姓氏之一。亦称温迪罕氏。参见“温迪痕部”(2283页)。

  • 火里火真

    见“火真”(391页)。

  • 松漠都督府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府名。※契丹原附※突厥,贞观二十二年(648),※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投唐,唐太宗“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无极县男,赐姓李氏”(《旧唐书》卷199)。更

  • 胡腾舞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其特点多为男子独舞,回旋急转,纵身上腾,腾踏跳跃。舞者多头戴虚顶尖帽,帽上缀珠,以便舞时闪烁生光。唐代传入中原,盛行于长安,风靡一时,后更遍及各地,对我国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