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康果礼

康果礼

?-1631

后金将领,十六大臣之一。满族。那穆都鲁氏。世居那穆都鲁(前苏联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附近),以地为氏。东海瓦尔喀人。原为绥芬路(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屯长。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努尔哈赤令额亦都等率兵征东海窝集部时,与其弟喀克都里、哈哈纳等19人,携千余众来归,分编6牛录。那穆都鲁,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南境近地)诸路长亦一并归附。努尔哈赤以其才武出众,亲出宴劳,迎至赫图阿拉。初封世管佐领。妻穆尔哈齐贝勒女,为和硕额驸。隶正白旗满洲(一作镶蓝旗)。擢扎尔固齐(汉译都堂)。后金天命三年(1618),从努尔哈赤夺抚顺、抚安(今辽宁省铁岭市东南抚安堡)、三岔儿(今辽宁省抚顺城东北铁岭县三岔村)诸堡,破清河(今辽宁省本溪清河城),屡立战功,六年(1621),辽沈战役,奋勇先登。皇太极即位,列为十六大臣之一,佐理正白旗事,晋护军统领。天聪元年(1627),从阿敏贝勒攻朝鲜。三年,随皇太极伐明,入洪山口,破遵化、逼燕京,与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援军激战于广渠门外。后因追明兵未至城下而归,削爵受罚。五年,卒。

猜你喜欢

  • 蒙苴颂

    相传为周代白崖国国主。一作牟苴颂。白族先民。传说为阿育国国王骠苴低孙,低蒙苴第八子。《南诏野史》(胡蔚本)云:“蒙苴颂居白崖(在今云南弥渡县红崖),因地名,号白崖国”。白崖国又称白国或大白国、太白国,

  • 善巴

    ①(? —1657)清初蒙古王公。祖莽古岱时由喀喇沁徙居土默特,遂为土默特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诺穆图伟徵子。后金天聪三年(1629),率众归后金。十月,以土默特塔布囊

  • 乞合都

    ?—1295伊儿汗国第五代汗。又译海合都。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八哈汗次子,※阿鲁浑汗异母弟。至元二十八年(1291)阿鲁浑卒后,即汗位,元朝大汗忽必烈赐藏语名亦怜真·朵儿只。即位初,逮问前执政诸人,询

  • 阿山·海戈

    15世纪哈萨克著名诗人。哲学家。原名阿山。初住金帐汗国都城萨莱,后牧居喀山,成为穆罕买提可汗(乌勒满别克汗)帐中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明正统十年(1445),汗死,金帐汗国瓦解后,返回哈萨克草原,任哈萨克

  • 好比斯

    即“火不思”(392页)。

  • 通善君

    汉西域车师前国官名。谓降附之意。位在王、侯、将、都尉之下。主司军事。

  • 恒棱僚

    僚人的一支。南北朝时恒棱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今四川嘉陵江支流林溪上游仪陇等县一带。部众甚强。北周天和三年(568),梁州恒棱僚举兵反梁,梁总管长史赵文表采取“为恶者讨之,归善者抚之”(

  • 邛都夷

    古族名。西南夷之一种。秦汉时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地区。定居,务农,种水稻。秦时即通为郡县。西汉元光五年(前130),武帝遣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于其地设邛都县。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更始二年(公元2

  • 巴尔鲁克山一带地方界约

    见“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935页)。

  • 群书汇辑释疑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史学家※詹应鹏撰。本书乃汇辑群书中有关天方(今阿拉伯)诸国风俗、物产、寺宇、人情、气候及宗教之记述而成。早佚,今存有作者跋文1篇,写于崇祯九年(1636),收在清代回族经师刘智《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