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第豆胤
见“拓跋弘”(1356页)。
见“拓跋弘”(1356页)。
金初大臣。契丹族。辽末降金将领移剌留斡子。初授左奉宸。熙宗初年,充护卫、任安州刺史,累官东京副留守、尚书兵部侍郎。受命徙西北、西南两路原设堡戍迫近内地者于极边安置,与泰州、临潢边堡相接。世宗大定六年(
?—1641清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姓乌弥。初为察哈尔部大臣。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兵败后,率200余户从哈屯河归附后金,隶蒙古正黄旗。崇德元年(1636),授一等男爵。三年(1638)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西山丹县南。西汉开河西,置番和县,属张掖郡,今霍城遗址疑为其县治。东汉初与卢水胡南迁,居青海湖周围。魏晋时称青海湖为卑禾羌海,即因其众居此而得名。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乞列厄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四月设置之乞勒尼卫均改作奇穆尼卫。
契丹民族祭祀习尚。据《新五代史·契丹传》:“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旦,东向而拜日,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四楼门屋皆东向。”《辽史》云:“国俗,凡祭皆东向,故曰祭东。”(卷116)
见“拓跋濬”(1359页)。
古部落名。隋代分布于葱岭之南。世以女为王,故名。另有小女王,共和国政,史称西女国。女王之夫称“金聚”,不问政事。男子唯以征战为务。妇王死,复以族中贤女二人继为女王及小女王。隋开皇六年(586),遣使朝
见“火落赤”(393页)。
见“独卢金”(1708页)。
1023—?辽代将领。字婆丹。奚族。为奚六部敞稳萧突吕不之六世孙,萧拔剌子。史载其貌伟善辩,能通契丹、汉两种文字。善骑射击鞠,所交皆名士。年四十,始入仕,为护卫,参与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以功迁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