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挞马

挞马

契丹语官名。一说源于突厥语“答摩支”。为“挞马狘沙里”的简称。《辽史·国语解》称:“挞马,扈从之官。”“挞马狘沙里:挞马,人从也。沙里,郎君也。管帅众人之官。后有止称挞马者。”始置于契丹开国前,在※遥辇氏部落联盟痕德董可汗前,耶律阿保机曾任“挞马狘沙里”,由于其势壮大,已由其职“参预部族事”(卷73)。建国后,曾一度取消此称号,改以侍卫司,或护卫司代替。辽景宗保宁三年(971)九月,“又以潜邸给使者为挞马部,置官掌之。”(卷8)据《百官志》,契丹于北面诸帐官中,在渤海帐司下,还设有“渤海挞马”,辽圣宗统和元年(983)正月,“渤海挞马解里以受先帝厚恩,乞殉葬,诏不许。”(卷10)金代沿袭其职,《金史·百官志》称:“挞马,随从也。”于诸※谋克、诸※乣、诸※移里堇司、诸群牧所等机构中皆置,诸群牧所挞马定员16人。

猜你喜欢

  • 乃孜尔

    阿拉伯语音译。又作乃滋尔。①解放前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宗教负担,指人死后对礼拜寺的捐献。 ②伊斯兰教宰牲献祭的许愿活动。凡祭祀亡人请教长或阿訇念经、吃丧饭,皆称“过乃孜尔”。我国回、维吾尔、乌孜别克

  • 阿鲁剌惕

    即“阿儿剌”的复数。见“阿儿刺”(1199页)。

  • 巴彦他拉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巴林旗。东、南、北三面环以勒不格山、阿布达伦台山和翁那根台山。方圆百里,总面积120多万亩。野鸡河从北向南贯通该草原。在草原中部曾发现7千多年前的“兴隆洼

  • 耍海会

    云南洱海地区白族传统体育盛会。传说南诏时代青年段赤诚与害民的蟒蛇同归于尽后,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洱海沿岸的百姓都要驾船进洱海游玩。特别是八月初八(段赤诚遇难日)这天,村村寨

  • 森木塞姆石窟

    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北约40公里处。“森木塞姆”,维吾尔语意为“细水流出”。现存较重要的石窟有52个,属南北朝至唐代遗存。窟形大部分为支提式窟,毗诃罗窟极少,形制、题材与风格大致与克孜尔石窟相同。窟内

  • 鄂托克

    ①明代蒙古的社会、经济单位。亦译鄂拓克。蒙古语音译。一说由粟特语演化而来,并出现在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语的各种方言中。明代,作为经济实体、社会组织和领地的名称,普遍存在于东西蒙古。范围和大小相当于元

  • 源贺

    407—479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

  • 镇远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五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镀金银印。至元二十七年(1290),拖雷第八子拨绰孙牙忽都始封。大德十一年(1307),子脱列帖木儿袭封。

  • 吉里亚克

    见“费雅克”(1771页)。

  • 蒙古源流

    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音译《哈敦·温都苏鲁·额尔德尼因·托卜赤》,汉译作《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简称《珍宝史纲》,今通称《蒙古源流》。东蒙古鄂尔多斯部乌审旗※萨囊彻辰以蒙文撰写。成书于康熙元年(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