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
海藻名。唐代渤海国区内的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盛产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北道一带)。史载叶如手大,紫赤色(一说黄黑色),与海带同类,比海带细(一说即海带),“绳把索之如卷麻”。既可食用,亦可入药,故渤海国常以其作为贡品,献于唐。
海藻名。唐代渤海国区内的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盛产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北道一带)。史载叶如手大,紫赤色(一说黄黑色),与海带同类,比海带细(一说即海带),“绳把索之如卷麻”。既可食用,亦可入药,故渤海国常以其作为贡品,献于唐。
吐蕃部族名。世居河南(今青海黄南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其首领初事唃厮啰疏族溪巴温。唃厮啰政权解体后,依附北宋。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挥兵西向,攻占河南诸州地,遂降金。金大定四年(116
传说中教会独龙人种谷物的女神。很久以前,独龙人吃的是兽肉、树皮、草根,穿的是兽皮、树叶。天神为使独龙人摆脱饥寒,将其女茂木奖嫁给独龙人乒根棒,教独龙人耕织之法。赔嫁的礼品有稗子、小米、荞子、青稞、麻及
藏语音译,即力役租税。解放前藏族地区的徭役赋税。“岗卓”意为“力役”,指派遣人畜支应差徭;“拉顿”意为“租税”,指用实物、钱财缴纳捐税。归时藏区的徭役赋税,总分此二类。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协助头人办事的人,与※“郭巴”同属差人(基层组织一职位)。每个村寨设2—3人,由寨众推荐办事精干者充当,由部落头人委任。专管本寨各项生产的安排。不脱离生
藏语音译。后藏地方贵族家族之一。全称班角楞布。家族成员中有:噶准班角楞布索诺木扎什,始见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有关著作。五十七年(1792)奉命往哈剌乌苏地方调查士兵逃亡事;道光十年(1830)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乌讷恩苏珠克图盟。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不满沙皇俄国的掠夺和压迫,其汗渥巴锡率众自俄东返,驻牧于和布克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1楼拍土地撒播种子7斗5升至1石。租种一楼拍土地,须交纳地租6斗。
元朝对西夏民族音乐的称呼。因西夏故地被称为河西而得名。蒙古王朝初期,接受西夏进士高智耀的意见而征用西夏旧乐,为蒙古制乐之始。后元朝虽兼采其它民族音乐,但仍继续使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以后,每年
①藏语音译,亦称赛郎巴,意为“僚属”、亦即“仲科尔”,“在政府任官之世家之弟”。额定175名,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俗官。凡大贵族子弟在仔康附设学校受训后,即任官,称东科尔。在原西藏地方政府中形成一俗官系统
旧时布依族婚俗。亦名“打接亲”。流行于贵州紫云洛河流域及镇宁扁担山一带。为远古抢婚遗俗。结婚之日,男方派接亲队(包括媒人、接亲代表、挑夫、中年妇女、姑娘共十数人)到女家接亲。当进入寨门时,女方儿童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