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曹雪芹

曹雪芹

(1724或1715—1764或1763) 清代著名文学家。汉军正白旗人。名沾,字梦阮、芹圃。号雪芹、芹溪居士。先世居河北丰润,降清后为内务府包衣(又称“阿哈”,意为奴仆)。生于南京。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一说叔)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康熙间盛极一时,雍正五年(1727),父因牵连诸皇子谋嗣之争和骚扰驿站等罪落职,籍没产业,势遂败落。次年,随父母自南京迁居北京。乾隆初年,曹家再遭打击,居北京西郊,在“垣墙不齐、户牖不全”、举家食粥的环境中,依靠卖画和朋友接济维生。一生中经历了曹氏盛衰,对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深有感受,对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有深刻认识。能诗善画,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性情高傲,嗜酒健谈。著作甚富,然散佚殆尽。遗著有《红楼梦》(初名《石头记》)80回,创作中5易其稿,未及成书贫病而卒。一说其死后,由镶蓝旗满族包衣人高鹗续补后40回,成120回通行本。本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状况,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趋势,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一部具有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中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幻想和找不到出路的悲观情绪。

猜你喜欢

  • 兀都思不花

    ?—约1320元朝宗王。又译兀都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庶长子,英宗※硕德八刺异母兄。深受祖母兴圣太后钟爱,欲立为东宫太子,未果。仁宗延祐二年(1315),封安王,出镇和林(今蒙古国

  • 丁锡

    明代画家、诗人。字佑之,号西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先世西域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丁鹤年后裔(一谓为元画家丁野夫之后)。自幼聪敏,喜绘画,尤精山水画。作品大都佚亡。工诗,今多不传,惟《钱塘县志

  • 吾热赫苏斯

    撒拉语音译,意为“亲家之言”或“婚礼赞词”。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撒拉族传统婚俗。姑娘出嫁至男家时,由女方一位送亲的长辈或由女方邀请一位民间艺人,在宴席前述说嘱托词和礼赞词,以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祝贺

  • 全普庵撒里

    ?—1358元末官员。字子仁。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畏兀儿人。初为中书省检校,后拜监察御史,以不畏权贵著称。首劾太师汪家奴十罪被黜,出为广东廉访使,寻授兵部尚书,未几,出为赣州路达鲁花赤。至正十一年

  • 即“”(1731页)。

  • 匹裂

    契丹语音译。“木杯”、“木瓶”之意。宋人刁约于嘉祐元年(1056)出使契丹时,曾用汉语与契丹语交杂作《北语诗》,内有“钱行三匹裂”句,自注:“匹裂,似小木罂,以木为之,加黄漆。”

  • 处和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名见于《新唐书》。《新五代史》和《五代会要》记为啜米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率众附唐,

  • 八邻部民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正七年(1347)九月,蒙古八邻部内哈剌那海、秃鲁和伯因不堪忍受蒙古封建主的压榨和奴役,率领本部蒙古牧民发动起义,截断岭北驿道,阻滞了驿站运输和使臣往来,后被镇压。

  • 穷庐

    见“穹庐”(1535页)。

  • 羌娜

    元末云南大理总管段功女。亦作羌奴,小名僧奴,又名宝姑。白族。大理人。※段功嫡妻高氏所生,第十一代总管※段宝姊。惠宗至正二十四年(1364, 一说二十六年),父被蒙古梁王诱杀于中庆(亦即鄯阐,今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