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文彩

李文彩

?—1872

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名李七。广西横州狮子塘村人。壮族。出身于破产农民家庭,曾以剃发为生。忠厚刚直,乐于助人。道光三十年(1850),因痛恨豪门盘剥,在平朗聚众竖旗起义,劫富济贫,杀地主豪绅,抑恶扬善,归附者甚众。翌年被南宁府招安,充当勇目。咸丰二年(1852),在太平军起义的影响下,与佃户宁晚等在平山村再举义旗,联合永淳十三屯壮族佃农,掀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八月,攻占平朗,以此为据点,凭险筑城建寨,分兵据守。四出袭击豪门劣绅,地方官府“莫之奈何”。四年,起义军控制永淳县属大部分地区。次年秋,在清军反扑下退守平朗,继续坚持斗争。六年(1856)二月,遭两广总督叶名琛所遣广东廉州知府沈棣华、参将廖达章率兵与地方团练围攻,寡不敌众,平朗失陷,率残部奔浔州,加入陈开创立的大成国军,封定国公。是年冬,与定北王梁昌率军从贵州入广西。翌年正月攻克永淳。与梁昌乘胜挥军分水陆两路夹击横州。四月,破城,全歼拒守官军,击毙千总苏朝光、吏目朱鉴等。五月,攻占南宁府,告示安民,开仓济贫,受百姓热烈拥护,并将南宁府更名南安府。不久,又挥军攻破广东灵山县城,杀知县胡国逵。八年十月,在灵山县与清军交战受挫,退回永淳县境坚持斗争。十年(1860)春,转战桂北、湖南、贵州,后加入石达开部。同治二年(1863)春,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后,率部转战川、黔、湘边界地区。翌年,复入贵州,与汉、苗、侗、布依等各族农民起义军配合,与清军展开长期斗争,严重动摇了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十一年(1872)四月,在牛塘与清军激战中阵亡。一说“弃苗疆而逸”。

猜你喜欢

  • 设逻

    见“设罢”(923页)。

  • 独山子油矿

    清末新疆工矿名。宣统元年(1909)创置。位于乌苏东南独山子。三年(1911)始购俄国机器试采。旋因缺乏技术人员停办。

  • 麻都不

    辽早期官名。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所记“麻都不,县官之佐也,后升为令”,有误。《辽史·太宗纪》载:会同元年(938)十一月,辽太宗改置官制,以麻都不为县令。从而得知麻都不不是升为县令,而是改称县

  • 撒只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州源流考》作色珠伦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十一卫同时设立。

  • 窝稽部

    见“窝集部”(2297页)。

  • 镇沅土知府

    元明傣族土司名。元为威远蛮棚府,属元江路总管。洪武十五年(1382),总管刀平与兄那直归附,授千夫长。建文四年(1402)置州,以刀平为知州。永乐三年(1405),率子入朝贡方物,从征八百等,升为府,

  • 吕弘

    ?—400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开国主※吕光子。后凉永康元年(396),吕绍继王位后,为司徒,掌管朝政。同年,率东苑之众斧洪范门,与兄吕纂发动宫廷政变,逼弟绍自杀。拥

  • 哈三阿訇

    见“马文义”(163页)。

  • 汉巧

    汉代西域诸族对中国内地冶炼、铸造生产技艺的美称。《汉书·陈汤传》谓:胡兵“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汉巧的传入,有助于西域与内地生产技术的交流和促进西域经济的发展。

  • 绥西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部队在绥西阻击日军的战役。1940年1月,日军企图消灭傅作义部队,从平绥、同蒲路沿线各地调集日军3万余人,配有汽车近千辆、坦克数十辆及大炮飞机等,分三路向河套地区进犯。傅作义部避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