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树洛干

树洛干

390或394—417

晋代吐谷浑王。吐谷浑氏。※视罴子。晋安帝隆安四年(400),父卒,以年幼,由叔乌纥堤继为吐谷浑王。后自称世子。义熙元年(405),吐谷浑遭西秦乞伏乾归袭击,乌纥堤兵败走死后嗣立,率所部数千家奔保莫何川(今青海贵德西南),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号戊寅可汗。史称其英武,有“振威梁、益,称霸西戎,观兵三秦,远朝天子”之志。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信赏必罚,众庶乐业,势力日盛,邻近诸部相率归附。旋收复漒川(洮水以西)失地,并于义熙七年(411)率部击败南凉秃发傉檀太子虎(武)台,取浇河(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南)。为西秦所忌。八年,乞伏炽磐率骑2万进讨吐谷浑别部阿若干(一说为树洛干)于赤水(今甘肃岷县东),阿若干败降。九年,复大破树洛干于浇河,虏其部众3千余户。同年,又先后败之于泣勤川、长柳川等地。十三年(417),复击之于塞上(今甘肃临潭以南),并破其弟阿柴(又作阿豺)于尧杆川(塞外),屡遭战败,退保白兰(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惭愤发疾而卒。谥武王。

猜你喜欢

  • 纳新

    见“迺贤”(1347页)。

  • 鸠僚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伊秩訾王

    匈奴王号。已知汉代匈奴有三人享此封号。(1)右伊秩訾王。名佚。宣帝五凤二年(前56),见匈奴五单于纷立,争战不休,人畜损耗,随呼邀累(匈奴官号)乌厉温敦率众5万余人附汉,被安置于西河郡(治今内蒙古东胜

  • 大仓租地

    清代内蒙古札萨克及其亲属将其私地租与汉人耕种的土地。也称内仓租地。相对于※小仓租地而言。约在雍正(1723—1735)以后,设立仓长,专门办理出租事项,承租人与仓长缔结租赁契约,即可开垦土地进行耕种。

  • 太子坟

    羌族传统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威州地区。传说很早以前,龙山上住着姓王的羌人,家里母子两人。儿子名王谷之太,职明能干,勤劳孝顺,为羌民所喜爱。有一年龙山遭灾,庄稼颗粒无收,土司又勾结官府,派兵到各

  • 天门蛮

    南北朝时天门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代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传说为※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湖南石门地区。其地多深山险阻,人迹罕至。南朝宋元嘉(424—452)年间,以天门郡溇中令宗

  • 步落稽

    即“稽胡”(2512页)。

  • 刘罗辰

    晋代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次子(一作第三子),北魏宣穆皇后之兄。初随父附前秦。机警有谋略,佐父理政。察觉从兄刘显心怀异志,图谋不轨,劝父早除之,未被采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父果被显杀,失

  • 斜烈

    金代女真语。亦作“斜列”、“斜里也”,“刃”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

  • 兴光

    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4—455年,凡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