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耶寺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一说仿那烂陀寺模式),由莲花生与汉地卜算者勘察选定寺址,严格按佛教意义建造。该寺主殿像征须弥山,大殿周围12座建筑物,象征四大洲及八小洲。外围墙像征世界外围铁墙。南北二庙象征日、月轮。大殿四角立四色塔,象征四大天王。神殿造型以及塔型各有千秋,高、低、大、小、或圆、或方、或方圆结合。层次有单层多层。彩色斑斓,红、绿、青、蓝、白搭配适当。殿堂之门,室内之梯,其多少大小均有定制。各殿之佛像亦与殿名相合。该寺所有建筑均与佛教经藏、律藏、论藏(三藏)相符。该寺主殿建造独具一格。殿有3层,下层西藏式、中层汉地形制,上层印度式(一说于阗式),3种式样合为一殿,为西藏独有,不仅对藏地后期寺院建筑影响深远,而且影响到内地,北京颐和园后山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建筑群以及承德之普宁寺,均系仿该寺建造。寺内佛像千姿百态,壁画多而古朴。“桑耶寺图”、“译经图”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寺有译场、修道殿及藏经楼,为西藏、汉地、于阗、印度、泥婆罗(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僧人云集及修行、译经之所。桑耶寺铜钟及钟铭、桑耶寺碑及碑文,均为研究吐蕃宗教史极为珍贵的史料和物证。

猜你喜欢

  • 大侯御夷州

    云南土司名。宣德四年(1429,一说三年,1428)置。辖境为今云南云县及附近地区。元时曾为麓川路辖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一说永乐元年,1403),析麓川平缅宣慰司地置大侯长官司。宣德四年(1

  • 封何种羌

    ※西羌先零部的一支。居于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新莽时(公元9—23年),参与羌民起义。更始年间(公元23—25年),攻金城(今甘肃永靖县西北),杀太守,居其郡。光武(公元25—57年在位)初,天水割

  • 布木巴

    ?—1654清朝将领。蒙古族。郭尔罗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天聪三年(1629),随后金军征明,入龙井关,克遵化。崇

  • 启运书院

    清代呼和浩特早期的官学。雍正元年(1723)建立。地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柴火市街。是教育蒙古贵族子弟的学校,除学习满、蒙、汉语文外,兼学骑射,以造就文武兼备的人材。学生结业后,选拔通晓满、

  • 以火除灾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认为火能净化万物、祓除不祥。当使者或藩王觐见时,其本人及所携礼物必须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凡贡品及宫廷所用之物,必经巫师以火净化;人死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以及其亲属,均

  • 杂字

    西夏常用分类词语集。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1)西夏文本,编者佚名。一为刊本,蝴蝶装,页面26.5×18.5厘米,前后皆残,存30面。以天、地、人分为三品,每品又分为若干小类。天品存雷、闪、霹、云、雪、

  • 骊姬

    ?—前651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亦作丽姬。出身于骊戎(一作骊土狄),骊戎酋长骊子之女。周惠王五年(前672),晋献公“启土”伐骊戎,灭骊子,被掳获,立为夫人,获专宠。十二年(前665),生公子奚齐。为

  • 转山会

    旧时藏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之一。流行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每年夏历四月八日举行。每逢春播结束,藏族和其他族人民,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带上帐蓬、山货、药材和其它土特产品,赶着车汇集于跑马山及折多河畔

  • 马援

    前14—公元49汉代将军。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字文渊。先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因以为氏。重合侯马通之曾孙。年12岁而孤,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新朝王莽(公元9—23年在位)末,四方兵起

  • 刀诏丁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