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欠州
见“谦谦州”(2302页)。
见“谦谦州”(2302页)。
西夏仁宗朝大臣。党项人。官御史大夫。人庆四年(1147)外戚西平公任得敬欲干国政,表请上朝时,其进言极力反对,濮王嵬名仁忠亦言不可,遂止。天盛二年(1150)出使金国贺完颜亮即位。后因见得敬专恣弄权,
西夏遗址。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东胜县东哈什拉沟北侧。城呈长方形,长490米,宽436米,现仅存东南角残墙。出土文物有宋、金时期铜钱,残砚、陶瓷片等。该城属西夏版图,为西夏后期城堡遗址。
参见“三教理”(50页)。
官名。唐代于藩镇皆置,如唐之藩镇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衙署即设之,为衙署内亲信武职,主官称都押牙,参与军机,统率军队。直属亲将有牙前兵马使、牙内兵马使,皆称牙将。
广西诗词汇辑。24卷(附词一卷)。清汪森辑。有《四库全书》本、清刊本、康熙四十三年(1704)汪氏《梅雪堂》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书)。详见“粤西文载”(2256页)。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古州(今榕江)一带。属※黑苗。居大寨者称※爷头苗”,居小寨者称※“洞崽苗”。小寨听大寨差遣,不敢违背,犯则尽夺其产。妇女编发为髻,衣短,镶锦边。耕不用牛,以人力为之。以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创始人为达波拉杰,宋宣和三年(1121),其在前藏达拉岗波(在今雅鲁藏布江北岸加查县和朗县之间),建达拉岗波寺,收徒传法,创立该派。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载,其融合于噶当派的教法及(
1567—?明代西藏察木多地区帕巴拉呼图克图三世。又名索南朗杰。藏族。出生于隆布上部。于康区南部、波密、察木多、八宿等地传经说法。屡应丽江土司邀请,往来于芒康、迪庆间,弘扬佛法,曾一度长驻芒康。后被任
古代东夷和百越诸族的一种习俗。亦作拔齿、打牙。迄今发现最早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江苏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人推断此俗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儿童进入成年的一种标志。据文献和有关社会历史调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