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门巴族传统民居。门巴语音译,意为“石砌碉堡”。与藏族碉房的建筑形式有相似处,又独具特色。房高而坚固,呈四方形,石砌的四周墙壁厚且略向里倾斜,以木作柱,房顶为双斜面的薄板瓦,上压石块。通常为3层,楼层间铺木板。底层为畜厩,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柴草和杂物。门一般开向东、朝南,门前设有用原木搭成的晒台,用石砌或木板作的阶梯通楼下。居室多为一大间,有小窗,屋中央有3石作支锅架的火塘,其四周是炊事、吃饭、待客和歇宿等活动场地,沿墙陈设若干个※嘎木,亦有用木板间隔出小房,并另设门窗。此居俗流行于门隅北部地区。

猜你喜欢

  • 啜水

    古水名。初见于《魏书》,为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至室韦族境所经之水。两唐书《室韦传》作啜河,并言其俗称燕支河,室韦塞曷支部居该河之南。旧说啜水为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之霍林河(一作呼林河、霍

  • 沙哈尔地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维吾尔语音译,意谓“空中转轮”。流行于南疆地区。一般在春秋季节或办婚礼时举行。其法,在场地上竖起一根10余米长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轴底部

  • 觉常刚

    见“觉昌安”(1753页)。

  • 张化成

    即“张建成”(1180页)。

  • 克孜尔千佛洞

    古龟兹国佛教遗址。又称赫楚尔石窟。“克孜尔”,维吾尔语意为“红色”。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处。凿建于木札特河谷地北岸明屋达格山悬崖上。已编号共236窟,保存完整的有135窟,是天山南麓规模最

  • 欧拉拉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农业祭典。时间在八月上旬,正值谷物开花结实季节,人们惧怕冰雹、大风、天旱和病虫害。故举行隆重祭典。祭时剽牛,由“贝马”(巫师)念祷词,大意是:现在稻谷已经扬花,我们将这头牛献给祖先

  • 噶哈卫

    见“可河卫”(491页)、“海河卫”(1939页)、“葛卫”(2183页)。

  • 勒俄石博

    见“勒俄特衣”(1987页)。

  • 吉拉克亚拉格

    突厥语kirakyarag音译。汗国行政官员,主管向地方征收粮草和装备供应军队。※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法库直隶厅

    地区名。位于今辽宁省北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法库厅置。辖域东界奉天府开原县,西接新民府彰武县,南邻奉天府,北连昌图府康平县。汉、三国属幽州。唐属安东都护府。辽属东京道。金仍其旧。元属辽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