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思良

段思良

?—951

五代十国后期云南大理国第三世国王。一作段思胄。白族。大理人。段保隆次子,※段思平弟。早年家境没落,随父兄在乡间从事农牧,甘贫度日。时为郑氏大长和国(902—928)后期,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把持朝政,政局动荡,与兄在乡间酝酿起义,被杨干贞弟杨诏发觉,险遭缉捕。兄升任通海节度使,随之赴任。杨干贞先后灭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建大义宁国后,兄弟再遭杨诏迫害,被迫逃亡,暗中密结高氏、董氏等白族大姓,联络滇东37部,发动奴隶、农奴起义。后晋天复二年(937),助其兄灭杨氏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开运元年(944),段思平卒,段思英继位。二年,废段思英为僧,自立为王(一说段思英卒,为国人所立)。翌年,改元至治,刻《楼坪碑》(碑不存,内容不详)。后周广顺元年(951,一作二年)卒,子段思聪继位。谥号“圣慈文武皇帝”。

猜你喜欢

  • 奥里米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一作咬里没、阿里眉、鄂罗木、阿里玛。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附近的鄂里米(今黑龙江绥滨西敖来村)。与※剖阿里、※盆奴里(蒲奴里)、※越里笃、※越里吉合称为

  • 绍兴和议

    金、宋间重要和约。前后两次。皆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故名。金继太宗灭北宋后,欲一举再灭南宋,未果。遭各地军民强烈反抗,主战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击尤为得力,阻金南下,收复失地。天会十三年(1135)

  • 道拉吉菜

    朝鲜语音译,即桔梗菜。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菜肴。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农家多在春、秋、夏采集。有的还晒干贮藏,留待冬季食用。吃时,将其外层硬皮剥去,渍泡在凉水或温水中一、两日,除去苦味后取出,用刀背将其拍松

  • 泾水渠

    前秦所开水渠。泾水,又名泾河,渭河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于六盘山东麓,东南流经甘肃,至陕西高陵县入渭河。前秦建元十三年(377)左右,苻坚以关中水旱不时,议依秦汉郑国、白公故事,发其王侯以下及豪望富室

  • 长毛瑶

    部分瑶族的他称。包括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花蓝瑶、※坳瑶3个支系,因旧时习惯留长发椎髻而得名。解放前都是大瑶山土地的占有者,也被统称为“山主”,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但其中也有不少贫苦农民。

  • 祁伯豸

    清代土族东祁第十二世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州)人。西宁卫指挥同知※祁国屏子。康熙九年(1670),袭父职。“三藩之乱”时,平凉提督王辅臣应之,陷巩昌、临洮、兰州。他统诸土司士兵随西宁镇总兵王进宝东征

  • 潘罗支

    ?—1004宋代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清代译作博罗齐。祖籍潘州(今四川松蕃)。一说为西藏膨域人。嗣为首领后,奉行西联甘州(今甘肃张掖)回鹘,附宋抗夏政策,势力寝强。咸平四年(1001)

  • 中甸

    地名。即今云南中甸县。地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峡谷。唐吐蕃铁桥节度使地,宋为大理所辖,元属丽江路,明为丽江府地。清初土知府木氏降于吴三桂。康熙九年(1670),吴割其地赠达赖喇嘛,设喇嘛营官,始盛行

  • 卓真

    见“昭烈皇后”(1648页)。

  • 夹谷吾里补

    1082—1186金将领。暗土浑河人,后徙天德(治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女真族。夹谷(亦作加古)氏。兀屯之子。多智略,力过人。从完颜娄室攻系辽籍女真人,招降照三等,救斡鲁古于咸州,败辽兵于押鲁虎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