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曲之战

河曲之战

辽国攻夏战役之一。西夏建国初,与辽关系开始破裂。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四、五月间,因辽境党项等部族投夏问题,两国发生冲突,辽遂准备伐夏。十月,辽兴宗耶律宗真与弟耶律重元、韩国王萧惠统兵10余万,分南、北、中三路渡黄河直入夏境,首战于贺兰山北,夏军败。夏景宗李元昊谢罪请和以为缓兵之计,兴宗不纳,令辽军进军河曲(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元昊令夏军退兵,凡3次近百里,每退必赭其地,使辽军所到处陷于士疲马饥。一日,乘风沙弥漫,元昊发起攻击,大败辽军于河曲之得胜寺南壁。兴宗单骑逃走,驸马萧胡覩和近臣数十人被俘。战后,元昊立即遣使向辽请和,以保存实力。

猜你喜欢

  • 杀鹅锥

    契丹民族猎杀鹅、鸭的一种用具。或曰杀鸭锥。契丹善猎,每逢春季,皇帝尤喜以※海东青猎捕鹅、鸭为乐。届时,侍者着墨绿色衣于湖泊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使鹅受惊飞起,皇帝亲

  • 养罕王

    ?—1495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作养罕丞相或太师。出身于绰罗斯家族。※也先汗曾孙,※克舍之子。成化二十二年(1486),父死,继太师位,统辖绰罗斯部,拥兵7000,驻扎把思阔(巴里坤)附近。次年,屡以

  • 藕丝淀

    见“广平淀”(131页)。

  • 交河古城

    又称雅尔湖故城、雅尔和图、崖儿城。高昌都城遗址。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因地处两河相交之土崖,故名交河。汉代车师王前庭治所所在地。6世纪初麹氏高昌在此建交河郡城。唐贞观十四年(640)

  • 山客

    参见“山哈”(118页)。

  • 红宫

    西藏古建筑名。有二解:一指松赞干布在逻娑红山(即今布达拉山)所建之小宫室,称“颇章墀孜玛波”,据《贤者喜宴》载,在赞普芒松王时此宫被焚毁;二指赤松德赞时在桑耶地区所建之红宫,实际是两座神殿,分建于桑耶

  • 阿思斡鲁朵

    见“太和宫”(273页)。

  • 噶朗王

    旧时西藏东部一隅的割据土酋。又作“甘南木王”、“呷纳木王”、“波密王”、“噶朗木第巴”。藏语音译,“噶朗木”意为“天”或“上”;“第巴”意为“酋长”、“头人”。相传吐蕃第八代王止贡赞普被其大臣所杀,赞

  • 金虏节要

    书名,亦称《金国节要》,宋张汇撰,凡3卷。张汇自金降宋,记金朝见闻。起宣和末,止于绍兴十年,共16年事。此书已佚。《三朝北盟会编》中有大段引文多处,从中可窥见此书内容之一斑。

  • 石廷柱

    1599—1661清初将领。汉军正白旗人。瓜尔佳氏。辽东人,先世居苏完。初仕明为广宁守备。天命七年(1622),后金军征广宁,以城降,授三等轻车都尉,寻晋三等男爵。天聪三年(1629),从太宗征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