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泥撅处罗可汗

泥撅处罗可汗

?—619

隋代西突厥可汗。又作曷萨那可汗、曷婆那可汗、曷娑那可汗,简称处罗可汗。名达漫,又作达曼。阿史那氏。※泥利可汗之子。隋大业元年(605,一说仁寿三年,603),继为可汗,率部驻牧乌孙故地(今伊犁河流域)。因抚御失道,苛敛属众,铁勒诸部群起反抗。其母向氏为汉人,时入朝京师,炀帝应其求,遣使崔君肃劝慰处罗内附,遂遣使朝贡。五年(609),炀帝西巡,约其会于大斗拔谷(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二省交界处扁都口隘路),拒不往,炀帝怒,纳裴矩策,支持其叔射匮可汗兴兵袭之,处罗大败,退时罗漫山(今新疆哈密北天山)。后受母劝导,于七年(611),臣隋。八年,炀帝分其众为三:以其弟阙度设统万余口居会宁;以特勤大奈统余众居楼烦,而处罗则将500骑从驾巡幸。封为曷萨那可汗。十年(614)正月,娶隋信义公主。隋末,从宇文化及至河北,兵败,投唐,封归义郡王。唐武德二年(619),高祖李渊纵东突厥始毕可汗杀之,太宗即位,令以礼改葬。

猜你喜欢

  • 大諲譔

    渤海国第十五世王。一说为※大玮瑎子。唐天祐四年(907,一作三年)玮瑎死,继位。多次遣使朝贡后梁、后唐,两次派裴璆使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即位不久,与西邻契丹关系日趋紧张。在与契丹交界之扶余府驻重兵“

  • 故姑

    见“固姑冠”(1431页)。

  • 回部

    清朝使用的民族称谓。指维吾尔族。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称其部落、部族为“回部”。如“吐鲁番回部”和“哈密回部”。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又称新疆南部八城维族为“天山南路回部”,统称维吾尔族为“回部”

  • 日喀则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土质良好之庄园”。亦称昔孜、桑主则、三竹节寨、夏雄甲姆。相传此庄园旧时属仁布宗管辖,称“昔卡桑珠则”;又传该地最初乃以寺庙为中心逐渐扩大形成,故又有“扎什伦布”之称。历为班禅额尔德

  • 昌吉古城

    位于今新疆昌吉县城东约1公里处,紧邻昌吉新城。略呈长方形,周长约4公里,东西1045米,南北555米。城墙尚好,高1至5米不等。城内残存夯土台基三处,建筑无存。出土带莲花纹图案铺地方砖,还出土一陶瓮,

  • 哈努姆帕夏

    ?—1696蒙古族。察合台后王穆罕默德汗姐妹。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统治南疆后被娶为妻。康熙三十四年(1695),阿帕克和卓死,为夺取继承权,立己子马赫迪,杀雅赫雅和卓。嗣因白山派教徒反对,

  • 突昏

    唐时西域康国王,月氏人,王族温姓。笃婆钵提孙,父泥涅师死后继位。开元六年(718),遣使献水晶杯、马璃瓶、驼鸟卵、胡璇女子等。

  • 后秦武昭皇帝

    见“姚苌”(1772页)。

  • 金光明最胜王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唐义净10卷本。西夏惠宗时安全国师白智光译。木刻梵夹本,前有兰山石室岩云谷慈恩寺一行沙门慧觉所集流传序,首述此经流传东土后先后5次由梵译汉的经过,其中包括译经朝代、时间、主译人、译经

  • 行尚书省

    见“行中书省”(8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