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黑山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中原之泰山。相传人死,魂归是处,由此山神司之。近年,在该山山腰发现一巨大辽碑,从碑文内容看,是众男女祈福从善碑,从发掘石碑附近遗址证实,为祭祀用享殿和膳房,应是当年祭黑山之所。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中原之泰山。相传人死,魂归是处,由此山神司之。近年,在该山山腰发现一巨大辽碑,从碑文内容看,是众男女祈福从善碑,从发掘石碑附近遗址证实,为祭祀用享殿和膳房,应是当年祭黑山之所。
古州名。唐代少数民族聚居区。永隆二年(681),析龚州(今平南)、蒙州(今蒙山)、象州(今象县,现并入石龙)地置,辖武郎、平原二县,今广西大瑶山境域。开元二十四年(736),奏为羁縻州。建中元年(78
十六国时期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羌人的总称。分布地区西起陕西旬邑马兰(栏)山,东至大荔、合阳、李润堡、杏城为主要居地。首领称王。有北羌王盆句除、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曾掀起反抗前、后赵的斗争。
书名。藏文名《朱西塔吉德》。蒙古医学著作。清末内蒙古医师龙日格丹达尔用藏文写成。手抄本。内容为对藏医大师玉妥·云丹贡布(729~853)整理的《四部医典》巨著所作的注解,于医典的原义,疏通解释,颇为明
?—1196西夏宗王。党项羌族。夏仁宗李仁孝族弟。初封郡王。深沉有器度。以任得敬擅权危国,诬杀宗亲,故深自韬晦,口不言国事。及仁宗谋诛任得敬,于夏乾祐元年(1170)奉仁宗命,设计诱捕得敬党羽,得敬伏
清代四川大凉山土官。彝族。彝姓森子,名也日。世袭暖带密土千户,住牧呷洛田坝(今甘洛县田坝镇)。同治二年(1863),在冕宁至大渡河紫打地沿线,帅土兵和黑彝家支武装,助清军截击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断
书名。全名直译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简称《五世达赖史》。1957年以《西藏王臣记》译名排印此书藏文版,国内藏学界多通用此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
①春秋时赤狄潞氏君主潞子婴儿的夫人。晋景公姊(一说为晋成公姊)。春秋时,北狄与晋国紧邻,或互相杂居,互通婚姻,晋献公曾娶白狄狐氏女,晋文公也曾娶赤狄廧咎如氏女季隗为妻。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北狄
见“拔都”(1363页)。
清代蒙古贵族的总称。清朝统一蒙古以后,废除蒙古以前的济农、洪台吉、丞相、太师、宰桑等封建贵族称号;为了笼络蒙古贵族,以满族宗室的封号赠给蒙古贵族。根据蒙古封建贵族不同的身分等级和地位以及对清王朝的效忠
见“也鲁河卫”(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