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称刺光祖

称刺光祖

?—1221

金大臣。幼名八狗,字仲礼。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平章政事移剌道之子。以荫补閤门祗候、调平晋令、卫州都巡河、内承奉押班,累转东上閤门使,兼典客署今。大安(1209—1211)中,改少府少监,历任仪鸾局使、同知宣徽院使事、秘书监右宣徽使。兴定二年(1218),议国家长久之策,建言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委以方面重权,能收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使各保一方,守土抗敌。自是兴起对各地地主武装封公设府之事。三年,转左宣徽使。四年,宣宗纳其策,封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势力较大的地主武装首领王福等9人为九公,分别统辖该地区,或为割据一方之公侯,时称“封建”。

猜你喜欢

  • 金义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

  • 长丘之战

    春秋时长狄与宋国的一次战争。春秋前期,以潞氏为首的赤狄联合白狄、长狄、和众狄等在秦晋之北建立强大的北狄国家,并不断与华夏诸侯发生冲突。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6)

  • 奚六部

    见“六部奚”(382页)。

  • 打牲部落

    清代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由“布特哈”(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而来。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在嫩江流域设置布特哈总管衙

  • 钦拜

    ?—1747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瓜尔佳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袭父奇通阿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四十六年(1707),授头等侍卫,改冠军使。五十四年(1715),授散秩大臣、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雍正

  • 者剌秃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置。此卫《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六年(1408)正月设置之察剌秃山皆作察尔图山卫。

  • 撞撞水

    见“土河”(63页)。

  • 兀答剌儿

    见“兀提剌耳”(111页)。

  • 速木耳

    见“松木儿台吉②”(1297页)。

  • 长子出征

    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又称“拔都西征”。元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汗召集诸王大会,定议出兵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兵,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遣长子从征。因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