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索伦

索伦

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亦曰索莪罗。含义说法不一,一说为“骁勇”、“善战”之意,或说乃“肃慎”或“述律”音转,有说系满语“索拉勒恩”(汉译“桦木”)的异译。来源于肃慎(一说为契丹族后裔,或说为古“索离”音转)。本居黑龙江北、外兴安岭南的黑龙江上游地区,臣服清朝后,于顺治(1644—1661)、康熙(1662—1722)年间陆续迁居黑龙江南,散布在今额尔古纳河以东,包括齐齐哈尔市等地在内的大兴安岭东麓。原以狩猎为生,南迁后逐渐从事农牧业。1957年,根据本族意愿,与鄂温克族中另二支:雅库特和通古斯,恢复自称,皆号鄂温克。

猜你喜欢

  • 领忽

    辽代官名。辽北面部族官中小部族石烈下有“令稳”之职,转入蒙语作“领忽”,又译“领昆”、“宁昆”。成吉思汗五世族祖察剌孩即有此称。时蒙古部与契丹为邻,役属于辽,故有是称。日本学者那珂通世认为是汉语“令公

  • 万丹州

    唐代招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以大贺氏八部之一坠斤部为万丹州,以原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剌史以统之,隶松漠府。武则天万岁通天元

  • 阿卜萨湖

    见“忽汗海”(1488页)。

  • 养夷

    见“怛逻斯”(1501页)。

  • 西羌山

    古地名。参见“西倾山”(698页)。

  • 割利

    见“哥利”(1835页)。

  • 蒲鲁浑

    即“蒲察通”(2320页)。

  • 建州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明政府在开元城(所在说法不一,有说为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以建州女真首领阿哈出(后赐名李思诚,《清史稿》作李诚善)

  • 道洛

    鄂温克语音译。交际语。流行于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人地区,客人到家后,首先拜神,再和主人握手说“道洛”。主人把垫子放在哪里,客人就坐在哪里,然后互相敬烟。

  • 布丹

    ?—1655清初大臣。蒙古族。姓傅察氏。原系乌喇特部人。天命七年(1622),率属众归后金,授二等参将世职。天聪八年(1634),从军征明,破万全左卫,以功受赐。九年,略明锦州。崇德二年(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