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耆英

耆英

(1787或1790—1858) 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二弟穆尔哈齐第九子祜世塔后裔,监察御使禄康子。字介春。荫生出身。嘉庆间,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护军统领。道光四年(1824),奉命护送京旗闲散户口前往双城堡垦田。后官总管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尚书、内大臣,户部、吏部、工部尚书。十八年(1838),授盛京将军。任内,饬属访察天津所到英船鸦片销路,主张稽查海口,疏请旗民10家联保,以凭稽查,被采纳。后历任副都统、内务府大臣、尚书等职。二十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疏请扼要筹备,使游弋的英船无可乘之机。并拨兵驻各海口防堵英军。二十二年(1842),奕经在浙江为英军所败,他署杭州将军,旋任钦差大臣,赴浙江向英军求和。至南京与英国代表璞鼎查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次年赴广东虎门签订《中英五口通商条约》。曾在璞鼎查要挟下,诬陷抗英将领姚莹、达洪阿,致使姚、达被革职逮问。执行“抑民奉外”方针,压制广东人民抗英活动。二十四年(1844),任两广总督,允许英人去广东划定租界,又与美国订立《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二十七年(1847),英军突入广东省,强求入城,擅许其延期两年入城。三十年(1850)被革职。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奉命往天津与英法侵略军议和。后因擅自回京获罪,令自尽。

猜你喜欢

  • 刘平伏

    西魏起义首领。又作刘平。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原为稽胡帅,后附西魏,官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刺史。大统七年(541)三月,举兵反魏,据上郡(治今陕西韩城县南)。不久,为大都督于谨所败

  • 诰命大常衮

    见“常衮”(2042页)。

  • 平定粤匪纪略

    书名。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纪事。亦名《平定粤寇纪略》或《荡平发逆图说》。18卷。清杜文澜(1815—1881,字小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汉族)撰。作者奉湖广总督之命,据各地奏报、清廷谕旨、邸报及

  • 白沙起义

    海南岛黎、苗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1939年冬,日寇先后侵占海南岛沿海城镇后,继续向岛内“蚕食”和“扫荡”。采取不抵抗主义的国民党大批军政官员纷纷逃进黎、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区,肆意奸淫掳掠和滥

  • 吉滩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吉滩河卫。永乐十四年(1416)八月,因弗提卫奏举,以永乐六年(1408)所设希滩河卫改置,以牙速为指挥同知、里当哈等为千百户,赐诰印、冠带等物。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

  • 巴勒丹敦珠克

    ?—1790清代西藏贵族。藏族。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之父。后藏白朗宗吉雄谿卡贵族。乾隆四十七年(1782),其子被确认为呼毕勒罕(转世活佛)后,于五十三年(1788),清高宗赐以公爵称号,赏戴花翎。五十五

  • 阿尔迪

    ?—1696清朝大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从科尔沁札鲁特地方率众归清,授一等侍卫,累晋至散秩大臣、内大臣。康熙三十三年(1694),奉差安设口外路驿站,于喜峰口外设立15站,古北口外6站,独石口外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候其伏代库者可汗

    即“那盖”(928页)。

  • 伊罗勒

    见“夜落纥”②(1497页)。